【本報訊】內地豪擲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刺激經濟大計、首5個月共貸出4.58萬億元貸款,目的就是「保八」。不過,4、5月份的經濟數據續被內地經濟學者質疑「水份重」。國務院智囊社科院旗下經濟學者更指,按照美國經驗來看,5月份的工業增長只有零,而不是升8.9%。 記者:周燕芬
語出驚人者正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他認為工業增加值增長接近9%與事實不相符。國家電網的統計資料顯示,5月份全國發電量2897.1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3.54%,與4月份3.55%的降幅基本持平。袁鋼明說,按美國經驗,工業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的差距一般在3個百分點左右,如果按此測算,「當前我們的工業增長只有零。」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亦指,在用電量沒有出現好轉的情況下,5月份工業增速比上個月高出2個百分點的反彈「不可信」、「統計資料可能有問題」。王建認為,當前企業去庫存化的過程還未結束,所以5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出廠價格才會同比下降22.4%,這說明企業的投資需求不足。「不久前我遇到任志強,他對我說,他們地產界現在就是加速開發在建專案,但是不上新專案。」王建稱,房地產行業作為民間投資的風向標,其產業鏈上有40多個行業,若地產都不上馬新項目,工業增長恐怕很難快速恢復。
在「造假」聲音下,內地《財經網》引述國家電網消息指,6月上旬全國日均發電量同比降0.2%,較5月跌3.5%,降幅收窄,數據續傳遞經濟回緩訊息。
貸款或未作投資
前中央銀行貨幣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在清華大學討論會上表示,點出經濟數據的水份可能與企業從銀行中取得貸款是否用到項目上去。他說,5月份的投資增速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從統計過程來看,銀行貸款發放到企業的賬戶上就被視為投資,但企業是否完成了購買和投資,則很難說。
李揚說:「我們有理由相信,是銀行與企業做了一些安排,這是現實考慮。錢雖然下去了,但產能過剩與經濟下滑情況下,貿易投資對企業與銀行來說都是壞情況。」「存款尤其是企業存款高於貸款和投資增速,這是歷史上非常少見。」
外商直接投資連挫8月
事實上,全球企業家的投資決定,投資前景與回報是放在首位。商務部昨日公佈的5月份外商直接投資表現仍然疲弱,按年跌17.8%至63.79億美元,已連續8個月下降,惟跌幅較4月份的22.5%收窄。儘管商務部指中國仍將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首選地,不過亦承認外商投資卻步是受到環球經濟衰退影響。
中國經濟何時見真正曙光,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指,宏觀政策要執行兩到三年才能把經濟托穩,現在還遠不到擔心通脹問題的程度。
內地專家質疑中國經濟數據真確性
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全球經濟可能面臨長達5年衰退期,中國經濟復蘇過程將呈W形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蔡昉:4萬億政府投資未達到最佳配合,目前結構只能創造5千萬個就業職位,並非最理想的8千萬個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對5月份8.9%工業增速表示懷疑,指可能只有5%
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統計局關於經濟增長和電力消耗數據有一定偏高,5月份工業增長應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