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正生書院受傷害 政府難辭其咎 - 李平

蘋論:正生書院受傷害 政府難辭其咎 - 李平

看着梅窩居民的怒吼,看着正生書院學生的落淚,看着網民力挺正生書院的吶喊,看着政府高官有氣無力的包容呼籲,感覺很憤怒,感覺很無奈。在梅窩一些居民的不滿被挑起後,就算正生書院可以搬進去,學生仍要面對歧視、排擠,政府對此難辭其咎。如果不能說服梅窩居民誠心誠意接納,政府有責任及早重選校址,避免正生書院學生在社會爭議中一再受到傷害。
正生書院的教育成效有目共睹,給犯錯學生改過機會也是社會共識,為甚麼正生書院遷入梅窩會遭遇如此激烈的反對?當地居民的心態有可議之處,但真正令人憤慨的是:在近期接二連三發生中學生公開濫藥事件引發社會不安後,政府不只沒有盡早與梅窩居民溝通,讓他們對正生書院有更多了解,還要擺出一副尊重民意的姿態去搞諮詢騷,等同讓梅窩居民集中發洩不滿、不安,讓正生書院的學生感受到社會的不滿和壓力。政府難道不知此舉會對學生造成二度傷害嗎?
特首曾蔭權、政務司長唐英年都要等到離島區議會開會討論之際,才惺惺作態地公開呼籲市民以包容之心、給犯錯年輕人改過機會。政府難道不知此舉等同公開指摘梅窩居民自私、無異火上加油,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嗎?難道不知走訪民居的溝通,比公開的批評更有成效嗎?
就算鄉議局及離島區議會最終屈服於港府和輿論的壓力,正生書院可以遷入梅窩,但要真正取得當地居民的見諒和支持,談何容易?況且,政府對正生書院遷入梅窩後的定位,究竟是學校還是戒毒院舍,也未有決定。政府如此議而不決,難道也是支持正生書院嗎?
對於正生書院搬遷風波,一方面社會應反思如何善待有心改過的吸毒學生。尊重、包容、接納,是令吸毒學生迷途知返的重要條件,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旦可能影響切身利益時,市民應如何理性對待,不因一時的激動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對抗?梅窩居民接連兩日的情緒化反應,無疑是對正生書院學生的信心的打擊。如何讓學生理解社會輿論的廣泛支持與梅窩居民的反對,將這種支持、反對都轉化為求進步的動力,政府、校方都應落些工夫。
另一方面,事件再次彰顯政府只知頭痛時才醫頭、腳痛時才醫腳的作風。政府一早有意將梅窩空置的中學校園交給正生書院使用,但竟然遲遲未與區內居民溝通、未正面推介正生書院,在近日接連發生學生在公園、校園濫藥事件後,才匆匆忙忙舉行諮詢大會,在梅窩居民作出激烈反應後,特首和政務司長才出來呼籲居民包容,如此步步被動、只會做騷,豈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所為?
不論正生書院搬入梅窩最終是否受阻,政府現時都應檢討事件,包括如何保護正生書院的學生不再因社會爭議受到傷害?如何為正生書院選擇一個具包容環境的校址?如何藉今次民意廣泛支持正生書院,引導市民在言論和行動上持續為迷途知返的學生打氣?如何投入更多資源協助正生書院及創辦同類學校?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