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中國北韓何時公開決裂 - 張華

探針:中國北韓何時公開決裂 - 張華

聯合國安理會在六月十二日,就北韓核試通過極嚴厲的制裁措施,中英美法俄五個常任理事國,罕有的立場一致。這是中國首次在安理會制裁北韓的議案上,毫無保留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北韓則強硬回應,聲言絕不屈服於國際壓力,一定全力發展核武器。從近期中國官方言論及行動來看,中國公開反目,似已進入倒數階段。
根據聯合國決議,除對北韓五月二十五日的核試驗表示「最強烈的譴責」,還要求各成員國,全面禁止出口武器到北韓,檢查進出北韓以及與北韓有關的公海的船隻。對北韓而言,這是嚴重干涉內政,削弱主權的行動,因而激烈反對。
過去,北韓多次不顧國際壓力,一意孤行的推動核計劃,美國、日本及南韓三番四次在安理會提出嚴厲的制裁措施,都遭到北京及莫斯科反對。因為中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歐美在討論制裁北韓決議時,不得不與北京妥協,以致以往的譴責北韓議案都非常溫和,從沒出現像今次那樣強烈的回應方案。
因此,從今次聯合國制裁決議的出籠,可見北京對平壤三番四次的「核訛詐」,已經忍無可忍。事實上,早在上月北韓宣佈核試成功後,北京外交部已發出近年最強硬的外交聲明,譴責北韓「無視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子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以往,中國北韓有爭拗,又或關係出現問題時,雙方都會派出特使,又或以最高領導層互訪去消弭誤解和分歧。九二年七月,北京準備與南韓建交前夕,派出外長錢其琛作為特使,到平壤面見金日成,告知中韓建交的計劃,金日成惱怒不已,連午宴也沒安排就請錢其琛離開。○六年十月九日,北韓成功進行第一次地下核爆,十天後,國務委員唐家璇就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身份,出使平壤,金正日當面表明「沒有再次進行核試驗的計劃」。
相反,今次平壤核試,中國不但沒派出特使,還取消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至立的平壤之行,顯見兩國連基本溝通大門,也慢慢關上了。上次雙方高層互訪,已是○六年一月金正日訪華,之後兩國高層幾乎沒有往來,這是極不正常的盟友關係,也是高層往來最少的中國鄰國。
在「同志加兄弟」傳統友誼下,兩國還不便撕破臉,維持表面的關係。但公開反目成仇,也絕不出奇。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