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白高敦的政治危機,前周曾觸發英鎊及澳元滙價呈現單日轉向下跌,其後在美元貨幣市場,有見非農職位減少勝預期,投資者更乘機炒作美國聯儲局提早於本年末季加息。
現時債市及滙市的市場焦點,與股市及商品價格的基本面及走勢,結構上的問題大為迥異,但短線四者的相關系數卻十分高。
影響滙市的關鍵,自然與近期美元本身的風風雨雨有關。美國預算赤字大幅再調高至1.8萬億美元,中俄兩國又多番指出尋找替代美元為外滙儲備的其他途徑,害得美國財長蓋特納需要奔跑至北京,做其購買美元資產的說客。
但上周美國國債拍賣3年期及10年期的成績,令市場頗為失望,推使10年期美債孳息率曾升越4厘,30年長債孳息率更飆升至22個月高位的5.06厘;但幸好外國央行及機構性投資者,對逼近5厘收益率的興趣甚高,結果30年長債孳息率於上星期三及四,形成一個虛耗性尖頂回落形態,執筆時只有4.6厘。而10年期孳息率,亦乃自3月中美聯儲宣佈回購3000億美元國債以來,再度呈現孳息率單日轉向下滑走勢。
金磚四國齊力撐
問題的焦點在於華府仍需要在下半年大量發債,為了要淡化市場對美元中長線貶值關注,和美債中長線需求有下滑趨勢,和外圍央行(如人民銀行)縮短買入美債的年期,華府必須努力壓抑長期息率,一來可減輕對剛剛才見稍為穩定的按揭市場,二來亦可減低財政部發債的利息開支。
此外,一個地區的國庫債券價格變化,亦可反映該地區的通脹前景預期,華府當然亦想淡化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出通脹這個後遺症的市場憂慮。
有見及此,下周三聯儲局極可能在議息會後,再宣佈一些支持債市的部署。本年債價與商品指數及華爾街的反向性相當高,本周舉行的金磚四國首長會議,由於這四國掌控了環球經濟活動15%,及全球外滙儲備42%,雖然極想找出個取代美元的方案,但他們的外滙儲備,仍然以美元資產為主,故此在衡量過眼前利弊後,最後還是齊唱「美元最可愛」的機會最高。
美滙本月料升4-5%
蓋特納在G8會議中表示,現在尚非研究收緊寬鬆政策之時,意謂復蘇之路仍有一段距離。留意美元自月初見底後,過去兩個星期出現利好或利淡消息,整體最強之英鎊及澳元已無力再闖高位,本欄維持上周預期美滙指數於本月仍有4%至5%之上升空間,兌英鎊可升至1.55水平,而兌澳元可漲至73美仙。
最後,倘若經濟正處於復蘇期,股票平均周息率不足3厘,而債息見3.7厘,企業盈利預期可彌補這個收益率。但資金市加憧憬市,而缺乏基本因素,這便屬於高危水平!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