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氣炎熱兼持續下雨,潮濕的環境有利蚊子滋生。食環署公佈上月的誘蚊產卵器平均指數,由四月的4.8升至8.2。其中黃大仙中的蚊患指數為全港之最達26.2,較上月勁升21.4個百分點,已進入警戒範圍。
黃大仙中最高
食環署指出,藍田和馬灣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也相當高,分別為18.2和16。鑽石山、深水埗東、長洲及大埔的指數,均錄得逾10個百分點的升幅,分別上升至14.8、14.3、13.9和13.5。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錄得最高誘蚊產卵器指數的黃大仙中,已啟動地區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加強巡查和滅蚊工作,清除蚊子滋生地和潛在滋生環境。發言人提醒市民,在驟雨過後,應即時清除露台、天台、天井等地方的積水。
黃大仙區議員郭秀英認為,蚊患嚴重的橫頭磡邨、樂富邨和黃大仙下邨等,與獅子山公園很鄰近,會較易滋生蚊子。加上四月天雨較少,市民的防蚊意識明顯較之前鬆懈。
她表示,區議會將會與食環署及物業管理公司等召開會議,商討加強滅蚊的措施,以及提高區內防蚊意識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