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八達通︰「發水樓」問題難為政府 - 單仁

政壇八達通︰「發水樓」問題難為政府 - 單仁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即將就「可持續建築環境」發出諮詢文件,由於當中涉獵到樓宇設計的「屏風樓」爭議,還有市民及發展商最關注的豁免公共地方計入樓面面積的「發水樓」問題,政界中人預計文件出爐後勢必成為地產商、環保團體、立法會議員另一個政治角力場,各不相讓。

諮詢文件沒有方向性

有委員會中人對單仁說,有地產商認定政府今次純粹在議員及環保團體壓力下,借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之手,利用民意壓力收緊審批將樓宇的公共及環保建築、豁免計入樓面面積,以免將來再發生類似嘉亨灣事件,令政府承受「明益地產商」的指控。所以委員會主席陳智思非常「醒目」,諮詢文件只列出現時各種情況供各界人士,包括地產商進行討論,完全沒有任何具體或有方向性的建議,減低文件造成的政治殺傷力。
該委員亦稱,他們編寫諮詢文件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地產商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公共地方可以豁免計入樓面面積手法,不斷將樓盤面積「無限發水」:例如為樓盤興建多層停車場,通常可以豁免計入樓面面積,可是小業主卻要真金白銀購買車位,這已是一盤無本生利的生意。雖然大廈機房、公共通道都可以申請豁免計入樓面面積,可是建築成本早打入樓價之內,最終也由買樓的小業主承擔。
究竟政府能否收緊審批地產商將樓宇公共地方及環保建築,豁免計入樓面面積?泛民主派對此有保留,認為此事直接涉及地產商利益,等於「斷地產商米路」,試問他們豈會不盡力反對?
據聞立法會內某些與地產商「關係密切」的議員已在盤算,如何在這件事上為地產商「保駕護航」,但對環保團體及泛民議員來說,今次諮詢是向地產商開炮、揭發他們「假環保、真斂財」的大好機會,必定借回應諮詢文件為名,集合民意向政府施壓對付地產商。單仁最想知道夾在中間的特區政府,又會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