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素食製品在兩岸三地享負盛名,但當局近日以基因檢測技術抽查台北縣市出售的31個素食樣本時,卻在55%樣本中驗出肉類成份,是歷年比例最高。調查局將追查素食中為何會有肉類成份,若發現是故意添加,將照詐騙罪方向調查。
台調查局發現,17個含有肉類的素食樣本中,有兩個是從知名的商舖中購得,而裏面的肉類含量多得驚人,其中,兩款素便當中的素肉排及素火腿,每100克含20克牛肉漿,另一種在街市發售的素肉鬆樣本內,則發現摻入超過兩成的豬肉。其他驗出含肉類成份的,還包括素魚、素水餃、素丸子等。
有關消息把不少台北素食者嚇壞。有民眾指出,不少素食者是因宗教原因吃素,廠商此舉是要素食者無意中破戒吃葷,廠商本身應要自負罪業。
豆粉摻肉漿增口感
調查局鑑識科學處科長趙齊相指出,素食多以黃豆為材料,但豆製品無法做出肉味和彈性,為加強口感、味道,有不法商人於是便把牛肉漿或豬肉漿摻入豆粉,生產素食。亦有工廠是素、葷一同生產,可能是工作枱、砧板等未有清洗乾淨,誤將肉類成份混入素食中。當局指出,素食摻葷明顯是欺騙行為,並已違反食品衞生管厘法,當局將會面求廠商逐一說明為何會摻入動物成份,並會偵辦情況最嚴重的兩個個案。如果屬污染、上游供貨商等問題,而不構成健康危害,當局會建議衞生部門作出警告,若是故意加入的,則會向詐欺罪的方向偵查。
台灣《蘋果日報》/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