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墮會籍陷阱苦肉計疲勞轟炸 120人中招破財

教授、博士生墮會籍陷阱
苦肉計疲勞轟炸 120人中招破財

【本報訊】旅遊會籍公司睇準經濟不景下市民想省錢的心態,再施以「疲勞轟炸」、「苦肉計」等手法,強力游說市民以數萬元購買旅遊會籍,以優惠價訂酒店房間及機票。大學畢業生、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內地來港任教大學的教授也敵不過誘惑,最少120人中招成為「會員」;然而,這些折扣優惠其實並不存在,鈔票全數進入騙徒的口袋。
記者:馮永堅

金融海嘯影響未退,港人外出旅遊消費意欲大減,想去旅行的都想訂平價酒店房及機票,但這中正騙徒圈套。「有受害人因為貪心而去買旅遊會籍,但我唔係,只係出於好心幫人,點知都俾人呃咗。」去年大學畢業的A先生昨向記者表示,去年收到一個進行問卷調查的電話,數日後有人再致電,表示他中了獎,要他親身到旅遊會籍公司領獎。A先生心想便宜莫貪,斷言拒絕。
「連續幾日打嚟催我去攞獎品同聽講座,我又唔好意思推,最終都去咗。」踏入旅遊會籍公司的大門,A先生的噩夢開始。他憶述,一入門口已被職員要求關掉手機,聲稱是不想騷擾其他聽講座人士,實為禁止他與外界接觸;職員又要求A先生交出身份證,以核對中獎資料。這全是騙徒伎倆,目的是阻止他離開。

游說6個鐘禁如廁

A先生說,先後有四、五名職員游說他買價值逾8萬元的旅遊會籍,由晚上7時講到凌晨1時,其間又不准他去廁所,「我死都唔肯買,佢哋最後搵咗個少女嚟叫我買,我一時心軟就應承咗。」A先生說,該少女說如做不成生意便會被解僱,加上已被折騰6小時,又不想該少女失業,於是買了會籍,「以我所知,除咗大學生,仲有碩士生、博士生同大陸落嚟教書嘅教授都中招。」
另一抵不住旅遊會籍公司職員疲勞轟炸的還有C小姐。她說,06年有人致電她表示中了獎。她到旅遊會籍公司後,身份證被人收起,經數小時討價還價,她最後付了2.8萬才能甩身;以為雨過天青,至今年3月,有收數公司上門指她欠旅遊會籍公司6萬多元,C小姐報警求助,但警方指她簽約購買會籍時沒被恐嚇,不涉刑事成份,只備案了事。

要求規管不良手法

協助他們的民建聯消費監察召集人葛珮帆表示,近月收到大批涉及旅遊會籍公司騙案求助,大部份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她相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要求政府嚴格規管不良銷售手法公司,及為會籍合約設冷靜期。
警方發言人表示,市民對旅遊會籍公司推銷手法要提高警覺,未細閱及了解合約細節前,切勿簽署任何文件。發言人指,如遇到任何威嚇情況,應即時報警。消費者委員會數字顯示,今年首5個月收到73宗涉及旅遊會籍公司投訴,較去年同期多22%。

防墮旅遊會籍陷阱貼士

‧做問卷時不留電話、電郵等個人資料
‧不貪心,勿輕信中獎電話
‧如要到會籍公司聽講座,應找親友陪同
‧切勿給身份證予任何職員
‧如被人阻撓離開,盡快報警求助
資料來源:旅遊會籍公司受害人

旅遊會籍詐騙手法示意圖

1)致電受害人做問卷套資料;隔數日致電稱中獎,可領取禮物及用優惠價買旅遊會籍

2)受害人到旅遊公司領獎時,被職員收起身份證及要求熄手機,先聽講座

3)隨後職員以疲勞轟炸手法要受害人買會籍

4)如受害人仍不肯買會籍,旅遊公司會施美人苦肉計,受害人簽約

資料來源:旅遊會籍公司受害人

特稿
受害人網誌踢爆騙徒伎倆

強勁的音樂、職員人釘人疲勞轟炸,加上軟硬兼施的推銷手法,令上到旅遊會籍公司的市民難以甩身。有律師表示,這些推銷手法因不涉刑事成份,即使告上法庭也很難告到旅遊會籍公司;但如公司職員扣留受害人身份證,便屬違法。

播強勁音樂擾亂思維

一群被旅遊會籍公司騙財的受害人成立「反旅遊會籍騙案資訊小站」( http://anticheat.mysinablog.com),透過寫網誌形式踢爆旅遊會籍公司騙人伎倆。有受害人指,旅遊會籍公司會約受害者黃昏時分到公司,「呢個時間返完工,係人最想休息嘅時候。」他指,旅遊會籍公司通常會有約10張枱,每張枱都有職員與顧客傾談,但可能全部是「做媒」,令受害人更易上當。
另一受害人指,職員通常會以登記為名,拿走受害人身份證;另公司內會播放強勁音樂,擾亂受害人思維,職員也會疲勞轟炸受害人,「總之唔買會籍就唔畀番張身份證你啦。」不少人因為怕事,而被迫簽了合約買會籍。
本身是律師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如有人利用扣留他人身份證,迫使身份證持有人簽合約,在普通法下該合約不會被承認。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