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橄欖家族第五代女傳人

八方人物:橄欖家族第五代女傳人

CristinaSantagata在意大利西北部臨海地區Liguria長大,那是片出產海鮮、葡萄酒與橄欖油的快樂之地,海洋與陡峭山崖之間,一層一層梯田,一片一片柔和橄欖綠樹海,是她家族建立於1907年的橄欖油業務的腹地。
橄欖枝在歐洲古老文明代表希望與新生命。現代一棵產油用的橄欖樹,年過二百,功成身退,得被砍掉。30歲橄欖家族第五代女傳人Cristina說,意大利有根基的橄欖家族只有寥寥幾家,面對激烈競爭,生產橄欖油在古老傳統與新科技之間推進,但它所代表的文化象徵,千年不變。

憑味道喜好作選擇

新一代以橄欖家業為軸心,Cristina的哥哥留守莊園負責生產,她負責到海外推銷,修讀法律的表兄當法律顧問。家族新舊意見或有不同,女傳人憑着修讀哲學的熱情,以開放態度重新創造古老事業,「我的爺爺85歲,依然經常回公司上班、給我們意見。」
橄欖油產量全球之冠是西班牙,跟着是意大利,第三是希臘。意大利橄欖王國女推銷員,陽光膚色,一臉尖俏,神態有點青澀,像顆帶着果酸與抗氧化的橄欖,榨不出膽固醇。她早前在香港展覽會介紹家鄉產品,口裏絕不尖刻把對手比下來,「西班牙偌大的橄欖園儼如工業區,可以大量生產;意大利在天然沿海地區種植,品種多元;說到希臘的橄欖油,味道有點像未成熟的果子。」在她眼裏,家鄉橄欖油果味清香,但若要在全世界700多品種裏作選擇,全講心頭好:「每一個人都可以憑着對味道的喜好作選擇,但它不等同品質優劣。」
來自山崖與海、橄欖與鮮魚之地,Cristina最愛把一尾鮮魚放在爐裏烤焗,不加香料調味,只塗一抹初榨橄欖油,讓滲着海水味道的魚鮮香味更突出。橄欖家族在午餐與晚餐煮食中,從不開火用牛油煎炸,初榨橄欖油造沙律,純橄欖油高溫煮食不能超過攝氏200度,「以往跟父母住的時候,四口之家一星期用上一公升橄欖油。」
抱着地中海橄欖油文化來亞洲經商,Cristina知道中國這個有龐大人口的國家,巿場還未起步,香港人雖然越來越認識這種產品,但她家族產品仍未在這裏發行,新加坡巿場則比較好一點,「所以我們要多向更多人包括科學家介紹橄欖油。」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