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爆發1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令美國對伊朗的外交政策,陷入兩難。若衝突升級,美國總統奧巴馬必須譴責伊朗政府,但要犧牲兩國改善關係的機會;但如果不譴責,美國國內就會響起批評華府的聲音。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薩迪加布指出,艾哈邁迪內賈德曾指以色列應該在地圖上消失,他再度連任,增加以色列空襲伊朗的可能,令中東局勢更危險。
不過,前國務院政策顧問馬洛尼指出,奧巴馬可以做的不多。美國必須在核問題、石油、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問題上,與艾哈邁迪內賈德政權打交道。如果伊朗局勢升級,奧巴馬只會「面對更大的壓力」,支持伊朗民主力量,但那將令他上台以來宣稱要對伊朗實施的交往政策更無立足之地。
艾哈邁迪內賈德昨天表示,核問題「已成過去」,聲言要跟奧巴馬展開核辯論。艾氏要辯論不要談判,奧巴馬對伊朗政策如何自處?《紐約時報》昨天報道,奧巴馬政府對伊朗態度失望,但仍然希望大選中人們對民主自由的訴求、對伊朗陷入國際孤立的現況不滿,能令艾哈邁迪內賈德受壓,從而和美國交往。但這是現實外交抑或一廂情願?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