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一號坑在1974年被發現後,先後進行兩次發掘。發現其為最大的一個兵馬俑坑,估計藏有約6,000個兵馬俑,但頭兩次在一號坑只挖出陶俑千多件。由於限於當時技術設備不完善等原因,至昨日才進行第三次挖掘。
主力軍陣 戰車步兵相間
據資料顯示,兵馬俑一號坑第一次發掘,是在1978年至1984年,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隊進行了首次發掘,發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出土陶制兵馬俑1,087件;第二次發掘在1985年,發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由於當時技術設備不夠完善,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第二次發掘只進行了一年就宣告結束,這次出土兵馬俑數量不多。兩次發掘共出土千多件兵馬俑外,還有戰車8輛,陶馬32匹,各種青銅器近萬件。
兵馬俑一號坑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左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根據出土兵馬俑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葬兵馬俑6,000多件。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兵馬俑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兵馬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劍、彎刀等。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2,000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
手執兵器 胖瘦表情各異
兵馬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各有差異,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裏,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衞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陣容齊整的兵馬俑隊伍,恍如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的浩蕩大軍。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