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只可以選擇做花瓶或Diva,我傾向後者。
比利懷德1950年的作品《日落大道》,道盡荷里活默片時代女星NormaDesmond,因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從萬人迷變成沉溺於昔日光輝古怪女人的故事。全片對夢工場的深刻諷刺和批判,還有電影語言的精巧運用,若不是由擁有真實體驗的女星擔綱主打,亦不能成為經典。身高只得四呎多的GloriaSwanson,演繹這個帶有半自傳式意味的角色時,其螢幕上的風度,看來好像有五呎十吋高。默片時代的明星,用面孔來傳情達意,不靠語言,沒有聲調,就有本事令觀眾若癡若狂。有異於電影的虛構角色和其他默片明星的際遇,事實上Swanson能夠安然過渡到有聲電影時代。她於《日落大道》的表現,就是一場面孔身段聲音全能量演出的示範作。將驕傲、脆弱、狂亂、天真又可憫的一代Diva盛衰記,鮮活地呈現。
Swanson早已作古。直至九十年代,音樂劇版本才正式上演。城西版的主角是ElainePaige,聲有餘而演不足。百老匯版找來《孽緣》中令人不寒而慄的GlennClose擔演,Norma上身的演繹,足以彌補稍遜的歌聲。
角色其中一名句是:「Iambig!It'sthepicturethatgotsmall.」Diva總比生命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