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印刷(055)行政總裁薛嘉麟04年開始,由投資銀行轉投商界,接手家族生意,年僅30歲,面對複雜的衍生工具,選擇了解並管理當中風險,而非敬而遠之。物業投資則寧揀商舖,亦拒絕炒賣住宅,他說:「商舖你可以addvalue,但住宅你只係靠一個升浪。」
年輕投資者,加上是富家子弟,面對較早前極為流行的金融衍生產品如Accumulator等,沒可能不中伏。薛嘉麟坦言個人亦有投資衍生產品,但沒有回應賺蝕。至於在投資銀行做過實習,繼而打滾過一兩年的經驗,當然沒有被衍生工具嚇怕。他說:「你唔識嘅嘢,如果你完全唔掂,你一直會唔識,喺自己知道嘅領域之下,同時再去explore、學啲新嘢,擴闊你嘅領域,到時再唔係原本咁睇。」
避過海嘯 多少靠運
個人投資以外,薛氏家族生意亦有參與衍生產品,薛嘉麟接手家族生意不久即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能闖過這關,多少靠點運氣,更依賴不時檢討投資組合。他解釋,家族生意會定時檢視旗下投資情況,他接手管理後,在定期檢視時發現,集團亦有購買一些產品結構複雜的金融產品,在拆解研究時覺得部份項目有危機,有關產品看似吸引,但其中風險極大,故下了一個決定,就是停止投資該類衍生產品,換馬至較簡單的金融工具。
買舖增租 拒炒住宅
雖然未至全身而退,但薛嘉麟指,即使回報不穩定,波幅很大,在投資組合中仍需要有較進取的元素,最重要是管理當中的風險。至於由複雜回歸基本,港人最熟悉的投資不離股票及物業,薛嘉麟選擇投資「磚頭」。不過並非掃豪宅或其他住宅物業,而是商舖。他解釋,物業投資最可取是要有商業價值、可創造價值的物業。
至於是商舖而非寫字樓,原因是他本身是一個經營者,明白一幅地即使位於不熱鬧的地區,但可以透過經營不同類型的生意,增加當地人流,提升土地的價值。同樣商舖亦可透過經營者,為其提升價值,而且商舖始終有限,「一條街就係一條街,當然可以去樓上,但始終有局限。」相反住宅物業,由於供應不斷增加,房價上升一般只是靠炒風。
薛嘉麟小檔案
2001年:入職美林
2002年:入職德意志銀行
200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市場拓展碩士學位
2004年:7月獲委任為中大印刷集團之執行董事
200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身兼Neway董事 炒股不死守
薛嘉麟除了是中大印刷行政總裁,亦是NewayKaraokeBox執行董事,但大部份人認識他都來自報章娛樂版。不過,從事娛樂消閒事業,名字經常在娛樂版出現,並不代表他對投資及經營生意不認真。對於股票投資,薛嘉麟強調以長線投資為主,但中短線會有買賣,對質素改變的股票,或在市況不穩時,他絕不死守。
無論股票及物業投資,薛嘉麟都強調「價值」,問他是否認同股神畢菲特的一套價值投資理論,他卻說:「畢菲特投資某家公司時,你同我都不覺得有價值,最重要是他scale(投資規模)夠大,可以打開人哋盤數睇,更重要係佢有holdingpower,可以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