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以過來人身份,寫了按摩無效及頸椎疼痛的經驗之後,郵箱一時擠得滿滿的,大多是繼續推介中西不同療法的好處與奇效,最近更收到由一家脊椎痛症中心的回應,解釋脊醫解決「肉痛」之道。
為免讀者誤會,變成好心做壞事,就不厭其煩再次把我的想法說個明白。我沒有說過按摩針灸拔罐清淤血等等療法沒用,我通通都試過;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如果這些療法紓了一時之困而狀況迅速回到未醫時,就得留意是否因腦分泌失調而形成。我擔心的是因血清素分泌失調者不知毛病根源所在,而寄望於治標之法,最後會因「肉痛」依然而落得更焦慮抑鬱、因不明就裏而延醫。情緒/精神科跟其他病一樣得向淺中醫。
至於脊醫,把頸椎移位修正後,神經線不再受壓逼,血氣回復正常流通,在吃藥物清源以外,確實有助情緒病人減輕肉身的困擾,除去不必要的疑惑。只是為甚麼這科病人頸椎移位特別容易呢,我曾經是脊醫常客,移了位修正後又再移,那是因位頸部肌肉因腦分泌失調而軟了再硬,很容易繃緊得把頸椎再拉扯到錯位。這不光是我的體驗,而是有牌脊醫給我的解釋。
說到底,情緒病患者單憑吃精神科藥物,想痊癒,一不要以為藥到即病除,還要給醫生及自己一點時間。藥物之外的種種輔助,也大可數管齊下,在療程中少受點不必要的痛,重點在於別把病因與病狀的因果顛倒。
常常寫這個題目,目的只有一個,犯了這個病,要把不快經歷變成正面力量,就不要白白病這一場,作好病人的責任,將這個病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所知所感說個清楚,別讓「後患者」再走我走過的寃枉路。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