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憨人 - 林夕

天佑憨人 - 林夕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無論那個「徒」字當初在《漢書》中何所指,無論那個「察」作何解,總是令人為難。這句話讓人無趣之處,在於把「徒」延伸到同事、最佳損友益友、情人以至泛泛之交,都算得上是從實踐檢驗出來的至理名言;不管把「察」字理解為精明、通透、心眼如明鏡,都是在現實生活中,不知道吃過多少塹才長出來的一智。面對如此一個管理、交往法則,儘管不甘心隻眼開隻眼閉,隔紗閱人愛人,還是拿它沒法子。
練就到「至察」,代價不菲,把天真童心都給賠上了,要回頭反璞歸真,也許已是百年身。閱人閱到看穿了每個人的軟肋,把表情都看成了心腸,到了這地步,自身如一面鏡,不嚇跑身邊人才怪,不逼到幫你做事的人棄船遁走才稀奇,誰高興與一面鏡長期相處?那麼就認了精明不外露這老話吧,疲勞不在話下,就是做到了,真能哄騙到自己,又可以哄到甚麼時候?當所有的歡娛與投緣,都建築在自哄與妥協上,那趣味一不小心探索下去,立時索然。
「糊塗是福」的墨寶大可輕意掛得滿屋都是,假裝糊塗卻比做到「至察」更難。幫你做事的人,明知道他撒過不少謊,貪過不少便宜,一一把漏子給捅出來,他會知所警惕,還是惱羞成怒,反咬你不夠寬容?可一味假裝,你繞着圈子暗示,寬容又等如變相縱容,那時還談甚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愛人不惑,有惑不愛?
有朋友利用了你,但又不致於傷天害理,狄人杰的角色,要當還是不當?你把話都挑明了,就落得一個小心眼的罪名,若無其事,就惟有把一切交往都只是各取所需,終究痛快不得。天佑憨人,真是羨煞察人。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