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耀眼的霓虹燈打造了東方之珠,但日益熾烈的強光正逐步摧毀這顆明珠的夜空。香港大學物理學系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鬧市中旺角及灣仔的光害問題最嚴重,夜空較最暗的西貢及大嶼山光亮達500倍,令人驚訝的是新界地區夜空亮度只略遜於鬧市,本港或將再沒有繁星點點的夜空。
調查200地點夜空亮度
港大物理學系在去年3月開始,透過200位中學生及天文愛好者,以夜空光度測量錶定時測量全港逾200個地點的夜空光度數據。調查人員在收集數據時,需選取沒有燈光直接照射的高處或公園,並指定在晚上9時半及11時半採集數據,期望量度出一個最準確的夜空光度,以及比較晚上11時前後的光度。
調查結果發現,西貢東部的萬宜水庫東壩及大嶼山南部的水口,是夜空光度最暗的地區,也是本港目前碩果僅存的觀星勝地。至於夜空光度最高的區域,則直接與人口分佈掛鈎,旺角及灣仔兩區是夜空污染最嚴重的區域,較東壩及水口光亮500倍。根據夜空光度數據製成的「香港夜空光度分佈圖」也顯示,市區夜空的平均光度,比最暗的郊區光亮100倍。
負責調查的港大物理學系助理教授潘振聲指出,原以為鬧市、新界地區及郊區會錄得三個不同等級的夜空光度,但最終數據顯示荃灣、屯門及上水等新界地區的夜空光度,只略遜於旺角及灣仔等都市心臟地帶,反映濫用室外照明已大幅蠶食星空。他稍後會將調查數據呈交環境局,期望政府參考科學數據,立法管制戶外照明裝置及設定星空保育區。
政府承諾研究光污染
關注光污染問題的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指出,本港已被外地學者批評為「暴力式城市照明」,光污染法例有必要盡早出台,並兼顧節能及星空保育等內容。環境局發言人表示,在制訂光污染政策時會考慮調查數據,政府已承諾正視光污染及委託顧問進行研究,預期年底前可公佈研究結果。
「香港夜空光度分佈圖」網址 http://nightsky.physics.hk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