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專家指應付疫情欠彈性

特稿
專家指應付疫情欠彈性

本港出現中學爆發豬流感,政府卻強制小學停課,被批評政策「不對嘴」,家長更不滿打亂小五學生呈分試的安排。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今次不惜冒引來家長不滿之險,也要全港小學停課,是權衡小學及更年幼學童感染風險後的決定,期望可避免出現學校陸續爆發的骨牌效應。

「點解要小學停課?」

自前晚聖保祿學校一名學生確診及同班11名同學不適後,政府各部門尤以食物及衞生局和教育局兩部門,已做好停課準備,等候該11名學生的化驗結果,即宣佈停課安排,特首曾蔭權前晚更漏夜從內地返港主持昨晨的流感大流行督導委員會,至11時許收到化驗報告後由他宣佈停課。
停課消息公佈後,不少市民均疑問「點解中學生染病要小學停課?」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直斥措施「不對嘴」,認為是當局早前定下緩疫措施,決定出現源頭不明的感染個案,小學及以下的學生即要停課,令「政府唔可以唔停課」,應付疫情措施欠彈性。
但周一嶽解釋,從外國經驗流感容易入侵學校,尤其是小學,15歲以下的感染率較15歲以上高兩倍;根據過往流感性季節的經驗,6歲以下兒童併發症及死亡風險也較高。小學及幼稚園全面停課可保障幼童及釋除家長憂慮。
對於港府是否刻意押後宣佈停課,讓特首曾蔭權回港「領功」,周一嶽澄清,首名聖保祿女生前晚確診後,衞生防護中心通宵達旦調查,「同事成晚都冇瞓,追蹤個女仔嘅朋友、家人。」直至昨晨,當局才確定追蹤不了源頭,絕非刻意押後。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