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大家也以為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被逼躬鞠下台。而且各傳媒早早以他垂頭喪氣黯然神傷的表情定格示眾,若以中國人「氣色論」觀察,是大勢已去之相。
不過世事難料,峰迴路轉,他竟可「大步檻過」──這真是個有畫面有隱喻之俗語,似乎還聽到吁了一口氣。
白日前終於與工黨國會議員閉門攤牌。本來形勢不妙,他得面對議員濫領津貼醜聞、七日內十一名內閣大臣和次官辭職、工黨多次選舉失敗……加上黨內議員逼宮,相位岌岌可危。絕地翻身,原來非靠什麼反撲反擊反彈,而是認低威。他的演說感性地承認自己有弱點,有些事做得不好,學懂了怎樣以較集體方式領導黨和政府……之類。結果這「懺悔、改過」多於一切的發言,被目為他「歷來最好的演說」──可見實力扔過一旁,舌燦蓮花便挽狂瀾之既倒。
大家也從中學懂一些道理嗎?還沒到最後一刻,千萬別氣餒。自己不好,對,但有誰比我好些?沒有吧?那麼兩害相權取其輕,尚可苟安一陣。逼宮者提不出強勢後繼人選或新政綱,一切等於鳴鑼響鈸,吵嚷徒然。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落難者若肯矮化認錯,大夥也不致趕狗入窮巷,所以「伸手不打垂首人」,亦雙方處世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