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問題貸款,財政部99年斥資成立信達、華融、東方及長城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分別為建行(939)、工行(1398)、中行(3988)及農業銀行清理不良貸款,性質與美國的「好銀行」及「壞銀行」模式相似。
現時四家資產公司均直屬財政部所有,經過10年發展,他們除處理不良債務,業務範圍已擴展至證券、保險、資產管理等不同金融領域。
建行表明有意入股的信達資產管理,過去曾為該行處理高達39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
收購不良資產 市佔率31%
據信達網頁資料,自99年至去年底,共累積收購1.05萬億元不良資產,佔收購市場份額約31%;其間累計已處置不良資產達7642億元,收回金額2036億元,資產回收率約27%。該公司亦是本港上市公司銀建國際(171)及信達國際(111)主要股東,前者業務範圍包括收購不良資產,後者則主力從事股票經紀業務。
這類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貸款的模式,主要以大幅折讓價購入有關資產,重新打包,轉售予不同投資者圖利。
信達資產管理旗下的銀建國際,於05年向華融收購的364億元不良資產交易,作價5.466億元,僅達有關資產賬面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