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預裝過濾軟件真正目的 - 張華

探針:預裝過濾軟件真正目的 - 張華

從下月開始,所有個人電腦,出售都必須安裝一種國內電腦商開發的監控軟件「綠壩─花季護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這個軟件是過濾色情及暴力訊息。不過,所謂「過濾色情及暴力訊息」,很可能只是包裹毒藥的糖衣,內藏斂財目的。
此命令是由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上月中下達,聲稱「構建綠色、健康、和諧的網路環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兩個多月前,全國中小學電腦已被要求安裝此軟件。由鄭州金惠公司開發的「綠壩」,功能包括「攔截色情內容、過濾不良網站、控制上網時間、限制網上聊天、查看上網紀錄」等。跟其他過濾軟件不同的是,它聲稱具有識別圖片能力,能把色情、暴力圖片截住。
不過,很多用過「綠壩」的人都表示,此軟件很差,安裝後很多正常網站都上不去,一些動物照片,例如肉色較多的小豬等,都會被誤認為裸照而打不開。而且,這個軟件可以卸裝,也可調校其過濾圖片嚴謹程度,令工信部聲稱「構建綠色網絡環境」的成效,大打折扣。不少專家、用戶批評,這是瞎折騰。
更難以置信的是,中國政府一方面口口聲聲保護兒童免受色情資訊影響,另方面在現實世界,各大小城鎮的色情場所多不勝數,且開在學校旁,而基層幹部侵害女童的案件不時發生,其保護兒童的誠意存疑。若要保護兒童,何須追蹤網民上網紀錄等功能呢?
筆者相信,保護兒童只是幌子,主要目的還是賺錢,監控網民則是迷惑上級領導的糖衣。工信部以四千萬元購入「綠壩」一年的使用權,供電腦商及學校免費下載,但一年之後,軟件的升級、維護就要付費,即使每部電腦每年多付一百元,那已是幾百億元的大生意!
像這種政府部門巧立名目賺錢的例子,多不勝數。兩年多前國家版權局及文化部,以打擊盜版為理由,要求每間卡拉OK包廂每日繳交十二元版權費,但迄今很多歌手未收過版權稅;為打擊假藥、劣藥,提高藥物質量,國家藥監局從○一年開始要求藥廠重新登記,並進行國際通用的GMP認證,結果變成當時藥監局長鄭筱萸等官員上下其手的腐敗溫床。
這些部門及其負責人斂財、腐敗,總會用美麗的糖衣包裝禍心:說服上級領導時,會用合乎黨性原則的理由;面對市民時,則是保護公眾利益、權益等。因此,今次的「綠壩」事件,很可能就是這些斂財行動的翻版!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