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聲音與謊言聯播 - 奉己

正義聲音與謊言聯播 - 奉己

奉己 大陸自由撰稿人

對六四事件的歷史了解不多,所以趁着二十周年紀念的機會,粗略的補了補課。或許誠如馬英九所言,「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流血衝突,史不絕書,中外皆然」,因此那些漸漸遠去的殺戮與血腥、激情和夢想並未令人產生特別的感動。唯一的例外,是北京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播音員吳小庸(一說是李丹)冒着生命危險,於六月四日清晨向全世界報道了事件的真相:
「這裏是北京國際廣播電台。請記住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這一天,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發生了最駭人聽聞的悲劇。成千上萬的群眾,其中大多是無辜的市民,被強行入城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殺害。遇害的同胞也包括我們國際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士兵駕駛着坦克、裝甲車,用機關槍向無數試圖阻攔裝甲車的市民和學生掃射。即使在坦克打開通路後,士兵們仍繼續不分青紅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開槍射擊。目擊者說,有些裝甲車甚至軋死那些面對反抗的群眾而猶豫不前的步兵。北京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深深地哀悼在這次悲劇中死難的人們,並且向我們所有的聽眾呼籲:和我們一起來譴責這種無恥地踐踏人權及最野蠻地鎮壓人民的行徑。
「鑑於目前北京這種不尋常的形勢,我們沒有其他新聞可以告訴你們。我們懇請聽眾諒解,並感謝你們在這最沉痛的時刻收聽我們的廣播。」
儘管述說的是希望的幻滅、人間的悲劇,但同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一樣,這篇充滿正義力量,閃耀人性光芒的廣播稿無疑是二十世紀人類發出的最偉大的聲音,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二十年後的六月五日,中央電視台的著名播音員羅京病逝了。不知道這位從一九八三年便開始主持《新聞聯播》的播音員在一九八九年有過怎樣的表現,也不想知道──願死者安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比自己的同事薛飛、杜憲更懂得「政治正確」,「與黨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性,否則他絕對混不到今天「國嘴」加「國臉」的地步。
由於羅京的死亡時間──「六點四十分」太過敏感,當局決定讓他多「活」二十五分鐘,所以在官方最終公佈的生平中,他死於「七點零五分」。為黨撒了一輩子的謊,到頭來連自己的死亡時間也變成了謊言,這真是「黑色幽默」的事件。然而在中國的各大門戶網站上,一隻「肉喇叭」的永久沉默,居然贏得了比重慶山體崩塌,八十多人被埋,成都公交失火,二十餘人罹難更多的關注和悼念,這實在是雙重的悲哀。
一個羅京死了,千萬個羅京仍然堅守在黨的宣傳戰線上,繼續編織着「社會和諧」、「大國崛起」的黃粱夢境,被人賣了,還幫着數錢的人們沉醉其中,似乎也很受用。今夜,新聞依舊聯播,謊言依舊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