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世衞的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只反映病毒在全球擴散程度,而非病毒毒性或致命性,專家認為會引起混亂,令人誤以為警戒級別越高代表病毒致命性越高,故呼籲世衞改革警戒級別分級制。
建議按死亡率分5級
現時的警戒級別分級制共有6級,世衞若宣佈將警戒升至最高的第6級,代表一種新流感在人類中廣泛傳播致病,並至少在全球兩個分區出現持續人傳人的社區爆發。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流行病學家弗雷澤(ChristopherFraser)說:「若要分別為病毒擴散程度和毒性評級,就需要將能反映病毒毒性的分級制,加入現有制度中。」有專家建議參考美國在2007年起採用的颶風5級制,根據病毒造成的個案死亡率,設立「流感大流行毒性指數」5級制:死亡率不足0.1%的列為第1級;2%或以上的列為最高級別的第5級。
根據弗雷澤的計算,截至4月底,墨西哥有23,000人感染人類豬流感,死亡率約0.4%,跟1957年導致400萬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差不多,但遠不及1918年有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