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炒輪的朋友很喜歡以輪場的資金流向作為入市及揀股的參考。而傳媒上的窩輪節目亦總喜歡以資金流向的數據作為入市的參考。此數據的準繩度其實只是一半一半,有時準有時不準。
主要原因在於並不是每一次的資金流向,都是大戶作出,有時會是由羊群所做成。故此,在參考此等數據之時,也要配合一些消息、基本因素以及圖表走勢而作決定。
就以過去一個月為例,在5月中開始,突然間有大量資金流入中石化(386)的Call輪,接着市場便傳出成品油將會加價,跟着正股股價便升上6.50元頂位。表面看就會令大家相信有春江鴨偷步入市買其Call輪,於是更加相信成品油會加價,正股會上升。到最後,成品油價真的加價,但加幅遠低於市場預期。結果,消息變成利淡。
若以政治的角度分析,筆者並不相信中央會跟足早前定下的機制讓成品油加價,因為油價升了上來之後,已一再拖遲加價的申請。而且,油價繼續升,已逼近最高的限制,再升破80美元後,就不能再加了。形勢上這是負面的,就算加價也只是彌補成本上漲的影響而已。
港股只宜小注短炒
故此,在過去3個星期,筆者一直在「窩輪攻略」節目中,建議開Put,而不跟隨資金流向走。那麼,流入中石化Call輪的資金一直沒有流走,目的為何?這其實是涉及一些散貨派正股的伎倆,明日再談。
回說大市,跌兩日,一日就收復失地,真的強勁,勁到難以置信!怎辦?繼續小注短炒罷了,難道現水平還要攞命博?一有不對勁的訊號,就快閃走人!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