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舊油田老化及新開發油田難度增加,全球原油儲藏量去年降至1.258萬億桶,是10年來首次下跌。分析員認為,雖然目前油價升勢並非由供求失衡推動,惟在新興市場需求急增下,原油未來可能出現供不應求,市場應積極發展替代能源,以減少對油價的倚賴。
英國石油(BP)昨發表報告指,去年俄羅斯、挪威及中國原油儲藏量大跌,拖累全球儲藏量自98年來首降,惟現水平仍足夠全球使用42年。雖然去年原油儲藏量下降,但金融海嘯亦打擊原油需求,去年原油日均需求量跌0.6%至8445.5萬桶,為1993年來首跌,亦是27年來最大跌幅。
敦沛金融期貨部高級副總裁周燕珊表示,現階段原油供應仍保持平衡,但油田老化、可開發油田越來越少,加上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市場高速發展,未來石油供應未必追得上需求增長,意味長遠可能供不應求,故看好油價前景。
庫存大減 油價升穿71美元
油價在經濟復蘇憧憬及美元疲弱支持下強勢上揚,昨攀升至每桶71.79美元的7個月高位,升1.78美元。僑豐業務發展董事總經理林賽盈稱,近日美元主導油價走勢,相信油價會在75美元面臨阻力,料9月前在60至75美元區間橫行。
BP行政總裁海沃德稱,油價合理水平應介乎60與90美元之間,因這水平既無損需求,亦能支持新供應的投資。美國能源部公佈,上周原油庫存減少440萬桶,較市場預期減40萬桶為多,汽油庫存減少16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