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美元中線強 短線長線皆弱 - 羅家聰

暢談滙債:美元中線強 短線長線皆弱 - 羅家聰

經常有人問在下,是否還是看好美元,之前的瘋狂價位還是否有效?在下從不習慣寫過算數、不了了之,一旦他朝出錯,在下定必認錯。
周期性看好美元的基本因素(包括息差)等寫過不少,今次講些旁門左道。
長線眼光來看,美元明顯在跌,加上亞洲遲早會有大幣(那怕是人民幣還是亞元)出現搶奪美元國際地位,毫無疑問長線應看淡美元(圖一)。
然而,若論四十年的長遠趨勢,美滙指數僅從110跌至90,跌幅有限。反而期間兩次周期大上落,幅度驚人得多。

兩三年後展大升浪

細心檢視圖一,不難發現近期指數確如十六、七年前的1993年初,滙市進入上落格局。但除非從此以後只有上落,不然之後總有單邊方向,那將是升是跌?
既然類似以前,在下忽發奇想,將美滙指數與十六、七年前作了一個自身拼圖。怎料一拼之下,即見脗合程度簡直教人詫異(圖二)。
難道歷史就是循環、就是宿命?
固然,信不信由你。不過留意,四十年來美國大概每五、六年一個息口周期(即一上一落),三整個息口周期正好是十六、七年。這不是說息口周期可以解釋到拼圖結果,但拼圖結果卻能整合於息口周期,並不違反滙市基本因素。
拼圖顯示,兩、三年後美滙指數將大展升浪,2017年上試100。然而,有甚麼可支持這個看法?理據毋須多,單是大通脹來,通脹目標鬥士重演雪茄伏把戲,將息口推上雙位數時,美元大可升到你唔信。
短線方面,價位與上周一樣,現重抄一次:美滙指數本月下旬見底回升不足為奇,料短期歐元仍可上試算半,瑞郎及加元試一算,英鎊1.75,澳元0.90,紐元0.72,日圓92,金價則試新高。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