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亞洲股市暢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轉趨樂觀。摩根資產旗下對冲基金JF亞洲先鋒基金經理李鴻斌認為,亞洲經濟最壞時刻已過,但多個市場經過近期急升後,已出現超買,股價已反映大部份利好因素,隨時有機會調整。 記者:李嘉麟
金融海嘯促使多國央行向市場泵水,李鴻斌指出,這令環球息口下降,亦是市場對前景重拾信心的主要原因。不過多個亞洲股市自低位反彈五至七成,股價已反映相當大程度復蘇因素,最少已反映未來6個月經濟出現好轉。現時,香港及內地企業借貸不成問題,信貸危機經過幾個月消化,銀行意識到區內企業財務穩健,寧願借錢予亞洲企業,故相信亞洲經濟最壞時刻已過。
人民幣具升值潛力
不過市場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如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經濟復蘇實際情況未必如想像般理想,究竟牛市是否已經重臨?李鴻斌認為這不是簡單的問題,但這對對冲基金來說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如何在任何市況下,利用對冲策略維持穩定回報。
在JF亞洲先鋒基金主要長倉中,以人民幣遠期外滙比重最高,至4月底持倉佔13.9%,李鴻斌相信,人民幣表現會較其他貨幣理想,論經濟增長、儲備情況及銀行存貸比率,都相對其他國家優勝,人民幣具長線升值潛力,惟他不願預測每年會有多大的升值空間。對於美元近期弱勢,他稱,當環球信貸市場好轉,市場不會再盲目買入美元,美元將重返基本因素,預期美元跌勢有機會維持,油價等商品價格有望上升至金融海嘯爆發前水平。
憂股市短期超買
按區域劃分,中國及香港是該行主要投資市場,兩地總持倉分別達43.6%及17.3%。李鴻斌指出,兩地股市中長線前景仍理想,但短期升勢確實過急,很多股份有「升過龍」現象,基本上再無落後股份,該基金會透過長短倉策略,升得多會沽,跌得多則買入的策略,如近期他們已開始減持本港金融及地產類股份,爭取套戥機會。
李鴻斌小檔案
‧97年加入摩根資產管理,任職環球組別研究分析員,專責北美研究
‧99年調職至太平洋組別出任投資經理,專責投資亞太股市
‧擁有牛津大學工程碩士學位
‧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資格
‧為香港證券專業學會會員
對冲基金 未必高風險
對冲基金予人高風險、高回報的印象,但不能一概而論,JF亞洲先鋒基金60日波幅率為4.7%,遠低於一般亞洲股票基金的30至35%,亦只有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波幅率的三分之一,即是說穩定性較美國國庫債券更高。過去7個月共30個星期,有25個星期錄得正回報,兩星期表現持平,只有3星期下跌,在去年第四季極波動的投資環境,該基金10月至12月分別錄得-4.4%、+2.6%及+1.5%的按月回報。
長短倉帶來穩定回報
李鴻斌表示,關鍵在於做好對冲策略,避免不確定的風險,肯定的才落手,投資目標是追求穩定回報。對冲策略複雜多變,並非一成不變,他舉例說,基金透過選股買入10%的日本股票,但同時沽出10%東京第一市場指數(TOPIX)期貨,及持有10%日圓遠期外滙短倉,以對冲指數波動及貨幣下跌風險,把握股票實際升值潛力,故其組合中持有一成日圓遠期外滙短倉,並非看淡日圓,而是用作對冲滙率風險。
投資模式方面,李鴻斌指,亞洲股市有波幅率高及輪流跑出兩大特色,他們利用這些特點在區內市場不斷換馬,利用市場間表現差距賺取穩定回報。如市場A近期跑贏其他市場,基金會持有市場A短倉,長倉則換馬至市場B,無論升市或跌市,只要市場B表現優於市場A,就能賺取回報,過去亦證明這策略能帶來穩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