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常強調,作為股票的投資(或投機)者,必須注意國家政策的改變和方向。要把握機會,當然要跟蹤政策在準備過程中,不同部門的角力,提前估計分析最後定稿的可能重點,在利益重新分配或產生下,發掘重大勝利者,要賺錢,就要做功課。
成品油定價新機制自從5月7日落實後,採用「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6月1日第一次作調整,把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400元人民幣。由於機制表明,調整的考慮是22日的國際油價變動,所以相關企業和社會,在5月份已預期國內油價上漲,如中石油5月12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首先提出成品油零售價可能每噸上調500元。5月24日,中石化股東會上,也表示28日前國內油價會作出調整。
價格改革方案望年內出台
這種有見地的評論,當然是有關企業高層,面對股民和媒體有備以來,但對於政策的執行部門,有擔心會構成壓力。無他,因全國成品油大部份掌握在兩大集團手上,但不管怎樣,市場在5、6月已把有關股份舞高弄低一番了。
最近關於這種從「社會主義」的價格控制,演變到「有特色的社會主義」與國際接軌的價格機制,又有新項目──天然氣。跟成品油一樣,中國除了自家出產天然氣,進口也不少,所以國際價格一直跟土產相差幾倍,造成國家領導在外努力購買回來的這種資源,沒有人願意使用,比如今年底通氣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價格就比國內高出約一倍。為了解決這種情況,發改委已着手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希望今年底前出台,把國內的氣價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看官們,盯緊點!
因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