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智囊倡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內地有望快走出通縮

中央智囊倡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內地有望快走出通縮

【本報訊】中國5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分別負1.4%和負7.2%,跟預期的負1.3%和負6.8%略差。作為中央智囊的國家信息中心發表報告指,中央應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利率及存款準備金不宜變動。有專家指中國有機會於今年走出通縮。 記者:周燕芬

市場預期CPI今年第4季可扭轉為正增長,PPI何時回至正增長則存在分歧。國家信息中心更預料,從今年第三季開始,由通縮趨勢轉化為通脹的步伐將加快。

上月CPI跌1.4%遜預期

報告又提出警告,今年首4個月的經濟回暖與政策的強烈刺激有很大關係,然而,政策力量可以令經濟止跌,但無法使其有效復蘇,經濟的穩定回升,還需要依賴市場本身的增長動力。
對於中央需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報告亦有解釋,是由於目前經濟穩定回升的基礎並不穩固,經濟走勢出現U、V或W形都有可能,貨幣政策毅然收縮,將面臨很大風險。
事實上,5月份CPI跌幅較4月份負1.5%略收窄,主要是豬肉價格按月跌7.3%所致。統計局關注除了豬肉價格外,糧食價格已連續第5個月按月上漲,會否影響今後CPI走勢仍有待觀察。

PPI惡化原油出廠價減半

5月份PPI按年跌幅較4月的負6.6%擴大,當中原油出廠價、黑色金屬冶煉和有色金屬冶煉出廠價,分別大跌50.6%、22.4%和23.9%。
統計局分析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負面影響仍在加大,主要經濟體國家經濟衰退還在持續,全球需求依然低迷。
美林報告預期,非食品CPI於未來數月仍會拖低CPI至負增長水平,直至11月才扭轉。PPI方面,由於原材料價格未止跌,相信PPI至8月才跌至谷底的負8%;另因原材料價格跌幅較PPI為大,意味廠家的毛利率可改善。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師龔方雄對《和訊》稱,未來12至18個月通脹重臨可能性不大,因為全球有龐大過剩產能,全球產業界設備使用率只有約60%。但他預料第3季較第2季按季增長可達10%。
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司祁京梅稱,中國扶持出口政策力度雖勁,但能否擺脫困局還看經濟形勢,「今年保八的難度從目前看來比較大。」

CPI/PPI分類表現*

CPI -1.4%
食品 -0.6%
豬肉 -32.0%
油脂 -23.1%
煙酒 +1.4%
衣着 -2.3%
家庭用品 +0.5%
醫療保健 +0.9%
交通通信 -2.3%
娛樂教育 -0.8%
居住類 -4.8%

PPI -7.2%
原油 -50.6%
煤炭 +5.5%
黑色金屬 -22.4%
有色金屬 -23.9%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按年變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