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豬流感滲入社區,怎麼辦? - 盧峯

蘋論:豬流感滲入社區,怎麼辦? - 盧峯

不管世界衞生組織是否宣佈豬流感疫情升至最高的「大流行」級別,全球各國面對的豬流感威脅已是有增無減,全球各地感染豬流感的病人仍在不斷上升,病毒並且逐步從原發的北美洲地區滲入全球各國的社區,造成越來越多的第二波個案及社區感染個案。
南半球的澳洲近幾天來感染個案就急升至超過一千宗以上;加拿大、英國、歐洲、南韓、亞太區同樣陸續出現社區確診個案。香港昨天就出現首宗不是從外地直接傳入的個案,意味豬流感病毒不再僅限於從外地透過航機或旅客傳入,而是滲入了社區、學校,並開始有在社區擴散的迹象。
豬流感病毒從機場及口岸滲入社區當然讓人不安及憂慮,但正如病毒學家較早前指出,香港是個繁忙的交通樞紐,各國旅客來往頻密,有的直接來港,有的經香港轉到其他地區。這數以十萬計的旅客中極可能有部份是沒有病徵或暫時未發病的帶菌者,機場或口岸的監測儀器根本無法找到及隔離他們,令病毒可以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入社區,感染本地居民。換言之,當病毒在全球流行時,香港這個國際都會出現社區感染個案只是時間問題。
儘管豬流感病毒已有進入社區蔓延的迹象,市民暫時不必過份憂慮,更不需要有恐慌的反應。從數以萬計的確診病例來看,豬流感病毒雖然有相當傳染能力,也能輕易擴散,但病毒本身的毒性不強,殺傷力不算大。大部份病人的病情比較輕微,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有的甚至不需服食特效藥也能自行痊癒。相比○三年沙士病毒,豬流感的威脅及殺傷力其實比較低。
當然,豬流感病毒仍然是新的病毒,有可能變種或與其他流感病毒混合成新的病毒。衞生當局需要密切監察病毒的變異,並與世衞及其他國家保持密切聯繫,了解豬流感病毒的最新發展。
除了繼續嚴密監察疫情及病毒的變異外,特區政府衞生部門也應開始按原先的規劃調整抗疫策略,從追蹤病毒來源及病者改為減輕社區的疫情。事實上當本地社區出現感染個案後,要再追查源頭已變成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病毒極可能隨着病者在社區活動而在環境、公共交通工具、車站存留及感染不同的人。
為了減低社區出現大量個案的機會,特區政府固然要加強清潔公共地方,企業、公共場所負責人、大廈管理公司等同樣有必要強化清潔消毒措施,務求令生活環境中的病毒盡快被消滅。
市民當然也要提高警惕及加倍注意個人衞生,有任何感冒病徵便該停工停課及看醫生。此外,全港小學、幼稚園停課也有助減低小童迅速互相感染的機會。
沒有人能預計今次豬流感大流行會維持多久,會令多少人感染。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恐慌,而是從政府到企業到一般市民都提高警覺,提升公共衞生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減低豬流感的殺傷力。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