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彌敦道柏麗大道兩旁約40棵百年古樹是尖沙嘴地標,也是全港最珍貴的一批古樹,但全部長期受困在細小的混凝土花槽內,生長受壓,部份古樹根部已經把花槽石屎逼裂,近日更有古樹根部逼爆花槽,石屎塊散落行人路。長春社指,花槽已不夠樹根生長,恐古樹有倒塌危險,長遠古樹的健康也會出問題。
記者:呂焯均
油尖旺區議會社區建設委員會今日開會,區議員孔昭華和許德亮提交的文件指出,柏麗大道兩旁40棵大榕樹,遠自1906年種植,已列入康文署的古樹名冊。1960年代英國皇室成員雅麗珊郡主訪港,政府為美化彌敦道,把全部古樹樹腳用石屎砌成花槽圍起來。經過數十年,細小的花槽已不夠空間讓古樹生長,部份樹根已逼裂花槽,其中一棵近日更把花槽的石屎逼爆,散落行人路。他們恐情況進一步惡化,既影響途人安全,亦擔心古樹健康,建議康文署盡快把古樹花槽擴闊,替古樹鬆綁樹根。
樹根逼爆石屎
曾到場視察古樹的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說,柏麗大道地面由石磚砌成,把地底與地面完全封隔,空氣和水份不足,古樹根部難以向地下生長。地面的樹腳被石屎花槽圍起後,根部只能局限在細小的花槽內生長,空間不足,以致出現逼爆花槽,長遠更會影響古樹健康,恐怕古樹失去平衡倒塌。
他又說,古樹與石塊已經融為一體,若強拆石屎花槽可能會傷害根部,他建議康文署在向行人路一邊加闊花槽,但只拆除舊花槽部份石屎,盡量減少傷害,否則長遠古樹性命堪虞。
拒絕擴闊花槽
康文署回應說,去年11月已聘請獨立樹木專家檢查及護理所有古樹,而尖沙嘴是密集區域,柏麗大道兩旁榕樹生長空間才長期受環境限制,但它們已習慣在這類環境下生長,若拆除石屎花槽反會傷及樹的根系結構,影響樹的穩固。各部門研究後又認為上址太繁忙,地下公共設施多,擴闊花槽不可行。該署樹木隊會定期巡視及護理這些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