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不瘋狂.不是戲

FacetoFace:
不瘋狂.不是戲

林奕華說香港電影缺乏青春,編的導的演的都不再年輕,上YouTube看惡搞短片好過入戲院。說得對,年輕一輩愛拍短片甚至參加比賽,故事鋪排雖稚嫩,卻不失風趣幽默發人深省,連李力持導演看後也大讚:「不瘋狂不是戲。」

記者:梁佩芬
攝影:陳盛臣、部份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李力持

導演,曾拍攝電影包括《唐伯虎點秋香》、《國產007》及《少林足球》等,近年主攻出版界及辦教育片場,希望學生能從製作電影中學創意。

李:李力持
仁: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師生代表
樂: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師生代表
新: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師生代表
瑪: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師生代表
記:記者

時間不足七日鮮

去年,東瀛遊「跳出校園」與韓國觀光公社舉辦全港中學校際(短片)金像獎公開比賽,李力持是其中一位評判,原定要改編韓劇韓片,奈何學生們沒理會這規定,自行創作鬼古、迷離故事、勵志教育片及無厘頭版《新聞透視》,創意果真澎湃。(以下為同學們對話)

■冠軍《謎》劇本很認真,有齊故事圖。

李:電影創作,不只運用腦力,更可訓練年輕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如研究劇本時,導演與編劇有不同的意見,應如何解決分歧呢?是拍枱大鬧抑或平心靜氣討論?拍攝過程中,同學應該領悟到團隊精神。

仁:我們沒甚麼爭拗,最大問題反而是時間不足,參加比賽已經好一段日子,不過大家都是中五生,忙應付考試,沒記錯到截止前一星期才開始寫劇本、找場景,之後急急完工,非常「七日鮮」,大家只記掛死線,事事一齊決定,沒機會鬧意見,趕得起條短片已經好好。

新:我們一班同學玩得很熟,有甚麼問題都會一起談,我想故事大綱,其他同學你一言我一語談細節。最大問題是剪接,比賽限定短片時間8分鐘,但我們製作了一個長達個多小時的電影。上工作坊,李力持說過:「把一段長片濃縮成短片,一定精采過硬要拉長。」最後剪到18分鐘,再剪到得12分鐘,也比限定時間長了少少,有好多訊息都沒表達出來,我們野心太大了。

記:有同學拍《發蛋透視》,內容講「中國食品優勢的地方」,好好笑,如何構思出來?

樂:我們想到如果要拍一個太有劇情的故事,會很難突圍而出,要有好劇本又要有深層意思,根本很難在8分鐘內表達出來,倒不如針對時事,還有更多發揮空間。構思劇本時,三聚氰胺問題鬧得熱烘烘,所以我們決定拍一套好笑得來又估不到結局的《發蛋透視》。

記:你們的編劇很有創意,甚麼「李老闆現年20歲,有3個老婆,16個仔女,經營香港茶餐廳已經有23年經驗,用了中國貨後,茶餐廳成本減低了200%」,橋段非常有李力持的影子。

樂:初初編劇寫了幾頁紙,已經覺得好好笑,怎知,他突然說沒有靈感,寫不出來。幸好到差不多要拍時,他又寫得出幾十頁紙,我們看過,希望令短片更惡搞,就加長了一些人物銜頭,如「哈爾濱佛教大學外交世界性問題社會心理學系李小力教授」,反正李導演說過:「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把心一橫豁出去了。現時大氣候既緊張又沉重,大家無厘頭笑一餐,更加好。

李:其實不算太誇張,可以再癲再瘋狂,如男人扮女人一定好笑,再放膽一些,可以弄得再啜核一點。

樂:記得拍攝最後一場戲時,大家笑到連Mon也看不清楚,我自己做導演也頂不住。現在翻看短片,沒那麼好笑了,真的可以再癲一點。

李:我遇過同樣問題,度橋好笑,寫出來好笑,拍攝時更好笑,到剪片已經不好笑。我記得還有個講鬼的故事,笑料欠奉但結局出人意表。

瑪:是我們拍攝的,現在年輕人被人標籤好吃懶做不努力讀書,我們想講一隻鬼上了人身,把懶同學變成好同學,變成一隻「好鬼壞人」。

老師對付保守老師

中學生拍短片,與李力持拍電影遇上同一個難題,就是資金不足。有學校一早成立校園電視台,較容易撥款,卻又遇上器材問題;有學校差點要辦籌款活動才有錢報名,險些不成事。(以下為老師們對話)

■始終是中學生,訪問時正正經經,訪問完畢便打回原形。

李:時下年輕人,簡單表達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根本是缺乏信心,嚴重影響日後的學習能力。知識不只在書本,應該透過不同渠道認識世界,走出校園才知發生甚麼事。

新:我們學校比較保守,學生自發參加表賽,最大問題是報名費及拍攝器材,做老師的只可以跟同事及家長教師會籌錢及找器材,及──對付另一些保守老師。

記:難道有校長不想同學參加比賽?

新:拍攝中途,學生要用學校的大電視播放一些片段,內裏有暴力鏡頭,其實故事並不暴力,做訓導的同事一看就要Stop,本來在午飯時間拍攝卻變成罰企。我明白,同事驚暴力片段一放上了YouTube,就會令人誤以為學生打架。我跟校長解釋過,幸好得到鼓勵,不過最後因故事不太好,決定重新寫過,變成現在的《DejuVu未來》。

瑪:我們相反,校長全力支持參加比賽,我們的校園電視台已有十年歷史,中五、中六的同學由中一開始已經搞電視台,駕輕就熟,反而負責做主角的中二學生更緊張比賽。同學有機會見識真正拍攝技巧,又可擴闊視野認識自己,我認為是好的。

樂:看來我們最幸運,校長主動叫我們參加,因為這班同學曾贏禁毒短片比賽,最後集合全校由師兄帶師弟一齊參與。我們做老師的,也教不了多少,只好盡量配合。

仁:好簡單,因為李力持叫我們參加,可惜趕考試得幾個同學參與,連劇照也沒有,只得一張後期工作時的照片。

樂:以往校園電視台只拍課外活動及教材,比較學術性,內容較沉悶。

仁:我們成立校園電視台之初,也頻頻碰釘,例如本來想講吸煙的壞處,反而有老師校長覺得,拍攝學生穿校服吸煙的片段,會影響校譽。

新:這是一個薪火相傳的活動,高年級做了個頭,也希望可以繼續下去,最好是辦一個校園電視台出來。

有拉票沒種票

比賽片段會放在網上供公眾投票,我相信學生們也會透過不同方法拉票。得了獎的同學們,又怎看其他學校的短片呢?(以下為同學對話)

樂:公開投票日,學校公開播放我們的短片,大家的笑位,都是我們計算之內,也有一些估不到的位,同學們也大笑。我們也收到朋友意見,說短片好像釘死中國,是否可以愛國少少呢?我覺得要惡搞就惡搞到底,大家笑一笑就算,不會認真。

瑪:我沒有拉票,導演編劇都有,我看過所有短片,有些好專業,好好笑,印象深刻是《發蛋透視》。

新:大家題材不同,很難比較,大家都拍得好好,無謂選擇。我沒有拉票,反而欣賞觀眾看後的意見,非常有建設性。

樂:我好誠實,有些短片真是看了開頭就不想再看下去,最記得《五年來的早餐》,雖然短但有意思。

仁:都有透過MSN等方法呼籲,看着投票走勢,我會緊張。

樂:我吩咐妹妹在學校拉票,初初幾日票數真的節節上升,頭幾名爭持激烈,到最後階段已沒甚麼進展,大家也沒有種票。

李:大家來我的戲劇工作坊,覺得有沒有用呢?

新:我記得李導演講過:「劇本的成功要訣,最重要是一開場就有驚喜。」說得對呀,如在家中聽歌,有幾百幾千首歌,如果前奏不好聽,人人都會飛過不聽。我們的短片用倒敍法吸引觀眾,還有「九死一生」絕招,希望帶出新鮮感。

李:這些就是創新及求真,我很開心,教到他們懂得如何運用理論,跟讀書一樣,不是死記就保證拿到一百分。求學是求一種學習方法,人人不同,從來沒有千古不變的道理。

得獎短片重溫: http://yep.egltours.com/viewthread.php?tid=1191&extra=page%3D1

冠軍
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謎》

七日鮮,連劇照乜沒時間製作,故事性強,同學分享到團隊精神。

亞軍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發蛋透視》

諷刺中國食品廠工作人員,人人穿整齊乾淨制服,但出品奇劣。

季軍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DejaVu未來》

講現在中學生慵懶無目標,日日得過且過,希望同學們思考人生。

最佳女主角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天師》黃愷慧

黃愷慧(左)飾演女鬼,老實她樣子純真可愛,一點也不鬼。

後記

社會是進步的,一代比一代幸福,就以將推出的新高中課程來說,除中英數是必修外,甚麼廣告製作、編劇、電影拍攝課程也有,真不明白我那一代為何只有純數、生物、地理等悶完一輪到今天忘記得九九十十的科目,唉。

■李力持近年致力辦教育片場,教導下一代拍攝電影。

全港中小學校際短片創作比賽

參加資格:全港中小學
報名費用:每校$800
主題:
1.慶賀建國60周年
2.為四川加油
3.融合兩地文化
短片長度:6分鐘之內
截止日期:6月30日
查詢: http://yep.egltours.com/viewthread.php?tid=1856&extra=page%3D1或2315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