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住處一如亂葬崗,便想:怎可與雜物同住?鵲巢鳩佔喧賓奪主?人答:「龍牀不及狗竇。」別說人了,自己一樣亂。我們只是見慣了住慣了適應了,經長時間累積下來之物,不知從何扔起……對,世上有這麼一種「拖拉症」。
書店中專書,勸你積極地提升生活質素,曰《戰勝拖拉》。也有教人過簡單日子,曰《雜物,再見啦!》
為什麼拖拉?明知今天留待明天明天留待後天,充滿罪惡感。但見並非「必須」呀,逃避之,忘記之,反正擠得出一個舒服位子就算了,即使勉為其難收拾,又捨不得扔棄,扔棄了回頭給撿起,因為把情感和回憶搭進去了,人不瀟灑。拖拉症候群延至最後一刻不得已仍說:「再待一陣,忙完後一定做!」這種人搬家肯定不死也得脫層皮。
其實不過是這樣:
(一)決定哪些是雜物。(二)丟掉不需要的東西。(三)找到正確的收藏法。(四)但凡五年內沒碰過的統統作廢,不能心軟。(五)不讓無用之物苟存性命於亂世,借屍還魂,佔住毛坑不拉屎──槍斃後不回頭。
以上是看完幾本專書後的心得。我看書很快,但對付心魔很慢。最最最有效的方法,只是「下定決心,立即動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