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團體促規管自家繁殖

寵物團體促規管自家繁殖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擬在今年第四季起,加強監管售賣和繁殖寵物狗隻,但仍容許自家狗隻後代可以售賣。多個關注寵物權益團體認為,這漏洞變相鼓吹家庭式繁殖場,不法人士可將走私狗當自家狗出售。團體批評本港的相關法例在亞太五個國家地區之中最差,要求將出售限制擴展到繁殖貓和兔。

增瘋狗症傳入風險

漁護署代表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每年分別人道毀滅10,000隻狗及4,000隻貓;過去三年,成功檢控22宗非法售賣動物個案。多個寵物權益團體在立法會外抗議,不滿法例仍未能禁止胡亂繁殖及售賣貓狗。
漁護署擬由第四季起,規定寵物店所售賣的狗隻,必須是合法輸入、由有牌繁殖者繁殖、從其他有牌寵物店或從真正私人狗主取得的狗隻。不過,狗主只須申報飼養同一個品種母狗不多於兩隻,牠們的後代便可合法出售。
團體「眾裡尋家」指出,當局不監管狗主出售自己飼養的狗隻或後代,形成漏洞,不法商人可將走私狗當作自家狗出售,增加瘋狗症傳入風險;另一團體「貓朋狗友」也指「一個品種母狗不多於兩隻」的限制形同虛設,令母狗繼續成為搖錢樹。該會批評本港保護寵物的法例,遠不及日本、台灣、新加坡和澳洲新南威爾斯,促請將出售限制擴展到繁殖貓和兔。
「香港摺耳貓病友會」表示,不少摺耳貓都有遺傳病「軟骨骨質化發育異常」,當牠們無法承受痛楚時,只能人道毀滅。該會指出,本港有人自行繁殖摺耳貓,極不人道,促請政府禁止進口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