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折磨警跳樓亡現場曾傳嘈吵聲 一度懷疑有別情

腸癌折磨警跳樓亡
現場曾傳嘈吵聲 一度懷疑有別情

【本報訊】一名駐守邊界打鼓嶺分區警署的高級警員,因患上末期腸癌,四個月前請病假治療,疑不堪病魔折騰,昨晨在上水警察宿舍住所天台跳樓自殺,送院搶救終告不治,遺下妻子和一對子女。
記者:徐雲庭、黃學潤

因病厭世的高級警員趙漢強(49歲)加入警隊多年,駐守邊界打鼓嶺分區警署,與妻子和一對子女同住上水保榮路5號警察宿舍一座一單位。據知,趙患上末期腸癌,並於2月開始請病假,在多番治療後仍無法控制癌細胞,一直意志消沉。昨日早上9時許,趙被發現從18樓天台墮下,倒卧地下花槽內奄奄一息,驚動保安員報警。救護員趕至送他往醫院搶救,惜因傷重終告不治。

打鼓嶺警署事故多

由於有保安員表示案發前,曾聽聞天台傳來嘈吵聲響,加上死者屬警務人員身份,沒有遺書,令警方一度懷疑事件另有別情,調派大批人員到場調查。經深入調查,接觸過死者家人了解,知道他患腸癌情況後,警方懷疑他不堪癌魔折磨,從住所大廈天台躍下自殺。據知,與趙共事的同袍,聞消息後大為欷歔,警察福利部正協助死者家人善後。
打鼓嶺分區警署近日不幸消息接二連三,37歲警員廖政揚於本月初與兩名同袍到台灣墾丁遊覽,在本月3日凌晨他酒後借來友人50cc電單車在公路上兜風,結果車輛墮水溝致身亡。

大批同袍得知消息後,趕到醫院了解情況。

腸癌成第二號殺手

腸癌已成為本港癌症中第二號殺手,第一號是肺癌,患腸癌的人數逐年上升,本港每年逾1,000人死於此種疾病。
腸癌是由生長於腸內壁細小的瘜肉所形成,這些瘜肉起初是無害的,但數年之後,有部份的瘜肉產生病變,形成癌細胞,早期是無明顯症狀或只有血便,中期時大便有黏液、大便頻密或便秘、體重下降,至末期時,可摸到腹部腫塊及淋巴腺腫大、腹痛等。患者男性居多,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者易患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