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上周四號,是六四二十周年。發生在二十年前北京天安門廣場的那次學運和屠殺,震驚全球;今天,中國政府以二十年來經濟之繁榮,證明那次的血腥鎮壓的正確性。
當世界文明國家早就已經否定「目的使手段正確」的認知,改以「手段使目的正確」的論述,中國還以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結果,來正當化殺人鎮壓。所謂五千年文明,不過如此,不過是個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草昧文明罷了。
六四對中國有着詭異的兩重性。一方面那是一場保守傳統中華帝國的統治老人,對西化自由民主青年學生示威的憤怒與暴力反撲,隱喻着東方父權主義威權對叛逆兒子的嚴厲懲罰。就像故事裏的隱喻,薛仁貴拉弓射死了從未謀面而武藝高強的兒子,剛好與西方神話伊底帕斯殺死了父親相反,呈現了東西文化的極大差異。
另一方面,除了學生,還有大量的青年工人也在場遭到殺害。他們的訴求不同於學生的自由民主,而是要求平等,抗議貧富差距。其實是多年來中共反資教育的成果。但失業工人與學生合流,才是中共老人統治集團恐懼的原因。鎮壓之後,沒有人再敢出來抗議中國的走資路線,使得其後二十年中國走資路線非常流暢,乃有今天的繁榮。所以,今天中國可以完全否認民主人權是普世價值,就是基於暴力鎮壓後產生的自信。
馬英九在當總統前,每年紀念六四,但就任後對六四非常謹小慎微,很擔心激怒中國,讓人遺憾。中國人權關台灣人甚麼事?從分離主義角度來看,中國人權完全與台灣無關。但是真的無關嗎?不尊重人權的中國,亦即不重視民主,也就是沒有制衡與監督的威權體制。這樣的體制可以發生很多危機,而將被迫以進攻台灣為解決危機的手段。
為甚麼馬總統和國民黨也需要促進中國的民主人權?因為馬及其黨的終極目標是中國統一的話,一個民主的中國遠比威權獨裁的中國能得到台灣人民的接受。國民黨想與中國統一,不但要做台灣內部的功課,也要同時做中國大陸的功課。像現在那麼懸殊的政治體制和理念,怎麼可能統一?所以,馬的責任也包括說服中國走向民主,才有可能終極統一。負責任的統派,是要把台灣交給民主自由的中國,不是交給體制獨裁野蠻的中國,而害台灣的進步體制倒退,讓持異議的人在統一後遭到迫害殺戮。
對民進黨而言,對抗一個黨國體制的威權主義中國,和對抗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那個比較安全?談判起來那個和台灣有共同的話語系統和理念?就算台獨成功,你希望旁邊的大國是專制的還是民主的?
馬英九附和呂秀蓮的說法,認為今天的中國與中共,已非當年六四時的中國和中共。是嗎?看看近年來照樣流血鎮壓各地的示威群眾,每年上千起的大小抗爭事件,多數都以出動武警(就是軍隊)彈壓為句點,還封殺無數網站,就知二十年來中共的本質毫無改變。只不過中國封鎖消息,外界所知不多罷了。
等中國貧富差距縮小到符合社會分配正義,政治徹底民主自由,人權受到充份保障,那時台灣若公投通過統一,我們會樂觀其成。這是國民黨應該促成中國民主化的原因;也是我們不滿於馬英九對六四放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