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除名揭監管漏洞學生欠幾堂完成 不滿有關書院安排欠善

課程除名揭監管漏洞
學生欠幾堂完成 不滿有關書院安排欠善

香港持續教育書院有15個課程因宣傳失實,於1月被持續進修基金從名單中除名,雖然除名前已報讀課程的學生仍可申請津貼,惟有學生投訴,學校遲遲未能提供課堂讓他們完成課程。本報發現投訴人就讀的課程未有在教育局註冊,教育界人士直指事件反映持續進修基金與教育局沒有溝通,監管存在漏洞。

擁有中七學歷的陸先生,於去年8月到香港持續教育書院旺角分校報讀一個名為「DiplomainWorkplaceEnglish」的課程,他表示,報名時職員指學生可彈性選擇每星期上課一天或兩天,他選擇兩天,而該校評估他成績後為第三級程度,職員指以一星期上課兩天的進度,應可於4個月內完成合共30堂課程。

可申請八成學費津貼

陸先生於9月開學前全數支付12,800元學費。惟一開學,職員便指因暫時不夠導師,每星期只能上一堂,上了兩堂後,又因旺角分校裝修暫停課堂,至10月尾才重開。
陸先生表示,若完成課程後出席率達7成,且在國際性考試BULATS考試中合格,可向持續進修基金申請八成學費津貼。惟本年1月,他收到持續進修基金信件,指該課程已從基金名單中剔除,但若他完成課程並合資格,仍可申請津貼。
至4月下旬,陸先生接獲學校通知,5月改到灣仔校址上堂,惟只於星期一及五提供同等程度課堂,他因上班緣故未能選擇,職員承諾跟進,但一直沒回覆。「我哋班同學有成20個人,情況好似我一樣,我學費交晒,家仲有幾堂未完成。」

致電留言竟無人回覆

香港持續教育書院表示,陸先生報讀的是一星期上一堂(3小時)的課程,為期30周,相等於7.5個月,其他學生選每星期上課兩次,則可3至4個月完成。該校一直可安排課堂,旺角分校仍有提供課堂,故不是學校安排失當影響他未能畢業。
陸先生表示,及後查閱書院發出的收據,發現未有剔選上堂日數,他自知疏忽。由於多次致電旺角分校無人接聽,留言又沒人回覆,故已就事件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記者曾致電旺角分校查詢「DiplomainWorkplaceEnglish」課堂安排,接電職員表示因現正值考試,暫未能安排。個案編號:0502008

教育局回應:持續進修基金與教局欠溝通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當局沒有收過「DiplomainWorkplaceEnglish」課程註冊的紀錄,現正了解事件,並交由油尖區學校發展組跟進(電話:36984153)。
最高可判監一年
教育局又指,根據教育條例,除非獲該局書面准許,否則課程費用需按月繳交,若證實書院違例,該局會提出檢控,且每名校董均屬犯罪,最高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一年。
教育局又表示,法例一般沒限制課程修讀期限,惟如證實課程宣傳有誤導成份,會發警告或提出檢控。教育局提醒學生報讀課程前,應先查核學校註冊資料,並將所有單據、課程宣傳單張及口頭承諾作清楚記錄,日後如有問題,可作為退款依據。
持續進修基金發言人表示,機構如欲開辦基金認可課程,要先向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提交評估申請,並在資歷名冊登記,再轉交勞工及福利局批核。上述課程曾列入基金申請名單,但因院校宣傳手法有問題,連同該校另外14個課程,於今年1月一併在基金除名,而在該日期前報讀課程的學生不受影響,完成課程及符合要求,仍可向基金申請發放津貼。發言人指出,校方有責任提供課程讓學生完成,市民遇有問題可致電該基金求助:31422277。

基金須用得其所

香港成人及持續教育協會副會長張民炳批評,勞工及福利局負責監察持續進修基金的運作,但開辦課程則由教育局監管,兩個部門欠缺溝通,容易出現漏洞。
他說:「課程冇註冊都可以申請基金,根本就有好大漏洞,反映政府監管不足。政府啱啱喺財政預算案仲話要加碼12億畀持續進修基金,點樣確保基金係咪用得其所?」
教育局網址: http://www.edb.gov.hk
持續進修基金網址: http://www.sfaa.gov.hk/cef/cncourseinfo.htm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