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金漬Kimchi」,是個韓國泡菜的總稱,種類無數,舉一個例,用蘿蔔泡在水中的,就叫「水金漬NabuKimchi」了。
一般的所謂金漬,指最普通的醃製白菜。接着是「Kaktoki」,把蘿蔔切成方塊。第三種是「OiKimchi」指的是黃瓜,中間用刀了,塞入蘿蔔絲和辣椒及大蒜。
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吃上癮,金漬的銷量已比最傳統的「Takuan」的黃色醬蘿蔔和略為用鹽醃製的黃瓜「Asatsuke」多出許多,這是有權威的「社團法人食品需給研究中心」的報告。
這數年來,金漬佔全國泡菜總產量二十五到三十巴仙,各地百貨公司和超市的架子上,有一半是擺着金漬的。也不是全部由韓國輸入,生產得最多的是岐阜縣的各務原市,基本食材雖然採取當地的,但是金漬中含有的松子,卻要用韓國春川市的,味道才算正宗。
但韓國泡菜只佔日本銷量的十分之一,原因是要經過發酵,產生特有的酸味。日本的是不經發酵過程,一味是甜,而且韓國的有時加了魚腸,更是日本受不了,又用大蒜太多,日本人怕吃了口氣大,也不敢去碰。
當今日本人自己做的,叫為「和風金漬」來分別,許多招牌老泡菜店,都紛紛改醃金漬了。一種產品受歡迎,日本人便拚命往這題材大做文章,餐廳裏面開始推出「金漬Carbonara」,意粉加泡菜,「金漬三文治」、「金漬炒飯」等等,金漬變成萬能的調味品。
所有金漬之中,我最喜歡一種叫Toraji的,那是韓國獨有的一種野菜,有點人參味,樣子也像小人參,製成泡菜後味道最佳。又有一首以它為名的民謠,你遇到韓國人,向他們說Toraji,Toraji,他們一定會笑了出來,但日本沒有這種食材,做不出。
日本人當今能想到的,是把金漬味加進青檸汽水Ramune裏面,我這次在名古屋試了一瓶,難喝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