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被中紀委「雙規」(在規定的時間、地點交代問題)後,內地官場的恐慌現象已由廣東省擴散至其他省市和金融系統,高官人人自危。事緣由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案引發的肅貪行動,是中紀委內鬥升級的表現,隨時會殃及其他省分、機構。
在鄭少東、陳紹基、王華元被扣查之後,輿論多關注廣東幫受打壓的情況。筆者早前已指出,廣東幫早已式微,在中央高層也無代表人物,顯然成不了指向中共十八大的權鬥重點。海外《多維月刊》報道,黃光裕案是中紀委副書記何勇佈局掌控金融系統、架空中紀委書記賀國強的傑作。這一消息未受傳媒關注,其實可信度極高,內地高官也正擔心中紀委內鬥加劇而遭遇飛來橫禍。
辦案手法凌駕法紀
擁有報刊、網站的多維媒體,曾在中共十六大之前獨家報道賀國強由重慶市委書記調任中組部長,在中共十七大之前又獨家報道賀國強升任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可見其消息來源與賀國強一脈淵源甚深,有關中紀委內鬥的報道也不會是空穴來風。
在反貪成為中共權鬥的重要工具後,中紀委的權勢炙手可熱,其凌駕於法紀之上的辦案手法更備受非議,甚至被譏為明朝的特務組織東廠、西廠。何勇在1987年出任監察部副部長,至今已領導紀檢、監察部門22年,大權在握,連賀國強對他也無可奈何。據報道,何勇為掌控金融系統,讓親信嚴查黃光裕與金融界的關繫,先是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牛忠光拉下馬。由於鄭少東插手保護黃光裕,何勇大為惱火,於是將鄭少東及陳紹基、王華元等相關人士一併查處,許宗衡落馬也可能只是查處黃光裕案的意外收穫。
中紀委在反貪旗號下可為所欲為,一批年輕紀委官員為求上位,辦案亦不擇手段,加上各為其主,令打擊面擴大,相信還會有高官捲入黃光裕案,還會有涉及金融高官的大案陸續曝光。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