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在政府診所任職的男藥劑師不幸罹患紅斑狼瘡症,懷疑不堪病魔折磨,在車廂內仰藥自殺。他前晚離家失蹤後,警方昨凌晨在馬鞍山路邊發現他昏迷車上,證實已經死亡。警方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剖屍化驗。
死者郭永良(48歲),任政府藥劑師,生前在沙田圓洲角診所工作,其妻是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護士,兩夫妻育有子女,一家住在馬鞍山雅典居一單位。據稱,郭近年患有紅斑狼瘡症,飽受疾病煎熬,面上並出現俗稱蝴蝶斑的紅疹。
近日有異樣常嗟嘆
除面上的紅疹影響容貌外,紅斑狼瘡症可令患者腎臟受損或出現癲癇,需食藥控制病情,懷疑長年累月受困擾,令郭萌生死念。現場消息指,其妻近日見他有異樣,經常長嗟短嘆,恐防他做出儍事,已加以安慰及勸解,並留意其行蹤,不料仍未能打消他的死念。
警方稱,郭前日駕駛私家車離家,其妻發覺他失蹤,不斷致電其手機尋找,但始終無法取得聯絡。至前晚9時許,郭妻終向警方報案。警員接報後在馬鞍山周圍尋找,至昨凌晨2時許,一部警車巡經馬鞍山年明路一間國際學校對開,發現郭的私家車,當時郭坐在司機座位上昏迷。救護員到場檢查,見他呼吸脈搏停頓,證實已經死亡。警員在車廂內發現一個裝載精神科藥物「苯巴比妥」藥片的空藥樽,以及撿獲遺書,內容透露因病自尋短見。
警方確認死者身份後通知家人,但其妻未有到場認屍。警方初步相信郭服食藥物自殺死亡,調查案件並無可疑。至凌晨4時許,仵工將死者屍體移送殮房。警方不排除由於他是藥劑師,能輕易接觸到藥物,因此服食能致命的藥物,但死因有待剖屍化驗。
苯巴比妥治癲癇症
郭服食的「苯巴比妥」藥片,一般用作醫治癲癇症,防止患者病發。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德顯稱,部份紅斑狼瘡病人,由於神經系統受影響,出現癲癇症抽筋情況,需要服食該藥控制病情,「呢種藥食得過量,好似一次過食十幾二十粒,就會有生命危險。」
另有藥劑師指,服食90毫克苯巴比妥,會令人昏昏欲睡,如過量會令患者長時間疲倦,嚴重者甚至昏迷,如果病人身體情況較差,更會出現血壓降低及心跳緩慢,患有腎病的患者,更可能引致腎衰竭死亡。
藥劑師服藥自殺示意圖
專家之言:部份病人逾20年才穩定病情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德顯表示,紅斑狼瘡症是由於免疫系統出問題,患者女性比男性多,比例是10比1。他說,紅斑狼瘡治療時間頗長,甚至需時逾20年才能穩定病情,病人除配合醫生治療,本身積極面對亦很重要。
陳德顯指出,較多女性患紅斑狼瘡症,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但確實原因醫學界至今未解。大部份患者開始病發時,身體會出現紅斑,如蝴蝶斑症狀以及關節炎等,嚴重的有內臟併發症,最常見是腎臟發炎。
手尾好長
陳德顯說,紅斑狼瘡症是慢性病,要長期食藥控制病情,「有呢個病手尾好長,要好長時間,20幾年先至穩定到病情」,由於發病年齡一般在20至30多歲,所以病人要有堅強意志,長時期與疾病對抗。
現時公立醫院約有4,000名紅斑狼瘡病人,男性佔400人,調查發現,男性紅斑狼瘡患者,較易患上腎炎,心血管也容易受損,同時,因為使用類固醇治皮疹及關節炎,患者或會出現骨質疏鬆。另外,近三成男病人在確診5年後出現血管栓塞,約四成半確診9年後失去工作能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