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券商近日對鞍鋼(347)進行訪問後表示,鞍鋼第二季將出現20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但預料7月產品加價,加上下半年與大股東鞍鋼集團執行新的鐵礦石供應價,成本將下降,料鞍鋼第3季起將恢復盈利。
記者:龍婉嫻
中信證券及國信證券指出,由於鞍鋼本月起已有能力上調鋼價,預料7月產品價格上調,加上下半年與鞍鋼集團執行新的鐵礦石供應價,折合每噸鋼成本將下降270至320元,成本優勢再現。國信證券更預期,下半年可完全抵銷上半年虧損,全年錄得淨利潤19億元,明年盈利更可進一步超越07年,創新高至84億元。
中金的報告指出,房地產復蘇迹象已呈現,故將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由倒退8%,調整為持平至倒退5%;由於房地產佔鋼鐵需求40.7%,房地產起動必將拉動鋼材以至推升鋼價。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約85%,其中長材更達到95%,國信指,鞍鋼產能利用率已達到90%,除貨櫃板外,其他品種產銷基本正常。
中金認為,下半年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後,長材銷情與售價好於板材的狀況將持續。光大證券則指出,建築用鋼材已全部錄得盈利,冷熱軋產品已開始加價,但呈現建築加幅多於冷軋、冷軋又多於熱軋的現象,然而後兩者已開始扭虧為盈,單月每噸鋼毛利已分別處於317.52及82.52元。中信證券相信,鞍鋼7月噸鋼出廠價還將上調200元。
中金及光大均稱,儘管鋼股自年初至今已反彈約53%,但仍遠跑輸大市,市賬率(鞍鋼為1.68倍)仍多處於歷史平均市賬率(鞍鋼為1.84倍)以下,料鋼鐵業景氣度回升將推動股價追升,建議投資者改變對鋼鐵股看法,給予審慎推薦評級。
鞍鋼市賬率偏低
國信預料,鞍鋼與鞍鋼集團的鐵礦石供應長約定價原則,明年起將由半年定價改為季度定價,加上離碼頭只有3公里的鮁魚圈廠全部使用進口鐵礦石,集團供應率將降至65%,今後成本優勢將更明顯。該行估計,單是下半年下調鐵礦石供應價,以及第3、4季每噸鋼價分別上調300及200元,已可令鞍鋼帶來32億元及43億元收益。
光大則預計,針對鋼產品尤其熱軋出口量大幅下降,中國未來可能公佈調整出口退稅,鞍鋼作為熱軋出口量較大的企業將會受惠。
國信進一步稱,鞍鋼的鮁魚圈兩座4038米高爐投產後,其鐵前期每噸成本只為1800元,遠低於同業,其1580熱軋板生產線及5500毫米寬厚板更是自主創新產品,其寬厚板亦已成為中國的首選潛艇和航母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