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藍線乃1985年至今的恒指預測市盈率,上下限分別為24及8倍。大牛市時市盈率可逾20,大熊市時市盈率可低於10,實際指數拋離正常區間多遠,要看股市有多牛(熊)。
市場慣性暫見逆轉
五條較平滑的線,分別是恒指市盈率移動平均線(紅線)、上下各兩條乃平均值加或減1及2個標準差(SD)。如果指數的波幅屬正態分佈,則大約三分二時間,指數會於平均數加減1個SD(綠與紫線)之間波動,按照市場預測市盈率計算,這個區間大約在稍高於11000至稍低於19000點之間。如果市場對成份股的盈利預測大致正確、又如果指數真的是隨機波動、正態分佈的話,則理論上於萬九點以上買貨輸的機會超過8成。
然而,金融市場的走勢是有慣性的,即是說當市場情緒逆轉的時候,表現會持續一段時間,直至另一方的力量改變其方向為止。
因此,我們不能一成不變地照搬理論,而是要因應市況(資金、利率、經濟、市場情緒等因素)靈活部署。如果讀者認同本欄自5月初提出的諸多理據,應該相信市場慣性暫時已見逆轉。
縱然如此,圖表亦清楚顯示預測市盈率每次高於1個SD之後常有掙扎。過去24年,本港經歷多次巨變(87股災、89民運、94宏調、97金融風暴、科網泡沫、911、沙士與金融海嘯),但市盈率平均值大致維持於11至13倍,高低波幅則在8至24倍之間。
樂觀目標23000
配合市場情緒慣性,指數在小休片刻之後,看來仍會回升,樂觀估計目標為23000──不是、亦不知何謂「合理價」,惟此目標可到但未必站得穩。而且在升至目標前,不排除先在上周高點以下浮游一段時間。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