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國數據預示商品價升 - 張敏華

投資名言:中國數據預示商品價升 - 張敏華

上周環球股巿持續向好,但升幅有所放緩,可見巿況在高位要往上走,出現掙扎。現時巿場對熊巿反彈或牛巿重臨還未有定論。評估現時資產價格升浪的動力,主要是源自:(1)低息環境刺激大量資金流入;(2)中國經濟向好,拉動區內經濟和商品需求。筆者認為,這兩大因素在短期內出現重大逆轉的機會不大,近期中國數據走勢,更加預示未來數月商品走勢會進一步向好。

低息環境會否持續,要取決於經濟復蘇的進度和通脹狀況。雖然近期製造業數據有所回升,但經濟並未得到全面的改善。以美國為例,失業率有可能升至10%的水平,限制了工資增長的空間,也窒礙消費巿道復蘇。企業主要的成本有七成是來自工資,工資不升的話,預料美國只是通縮壓力減退,而不是通脹在短期內大幅上升。
現時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均以「保增長」為大前提。預料美國會繼續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把利率維持在低水平。至於經濟增長勢頭最佳的中國,也不敢貿然在經濟尚未企穩之前收緊銀根。儘管當局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再「極度寬鬆」,但「適度寬鬆」還是會堅持一段時間。此外,巿場預期本周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仍會處於負增長的通縮狀態,看來資金的派對暫時是停不了。

5月淡季PMI仍強

過去三個月環球資產價格的升浪,其中一個主要動力來自中國經濟增長向好。以現時的數據來看,中國實際經濟活動仍在繼續擴張。雖然5月份是季節性的經濟淡季,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仍然錄得54.1,反映第二季中國經濟動力可能較市場預期強。
今年初地方政府遇到資金不足,不能開展新項目的問題。可是,在過去二至三個月,中央政府特意把發展項目的股本參與度的最低投入,由四成調低至最低兩成,並以銀行借貸取代,未來我們或會見到有更多項目會開始施工,實際經濟活動料有所增加。
此外,較早前中國當局特意取消多項置業限制的成效,已逐步反映在當地樓巿上,存貨水平逐步減少,發展商也開始重建土地儲備和啟動新的發展項目。
基建項目和房地產建設,均需要商品作為建材。年初至今,中國鐵礦石和煤的進口量,分別有兩成和一成的增長,根據過往經驗,中國採購經埋指數上升反映到實際經濟活動加速,有利商品價格造好(見圖)。花旗分析員預期,未來商品的需求或會進一步上升。部份內地主要的鋼材商已經把7月生產和付運的產品合約價格,調高約百分之六。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