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奇妙飲食之旅:推門一進,時光倒流50年,舊式大牌檔和茶樓出現眼前,導賞員在旁講解各種今昔飲食小知識,讓你完成75分鐘的旅程後輕易變身「小小飲食掌故王」!
記者︰靜雯姐姐
攝影︰星辰哥哥
服裝提供:Nicholas&Bears
飲食掌故王
我們身在那兒?就是佔地五千平方呎的「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展館分為五大區,包括稻米區、匙筷區、香料區、大自然區及介紹各地飲食趣聞的世界奇趣區。遊走館內,小朋友可以看到爸媽兒時的茶樓是甚麼模樣,了解香港飲食文化的今昔變遷。
嘆茶弄雀過日辰
大家都去過「飲茶」吧?現在的茶樓裝修得美輪美奐,50年前的可是讓客人帶着心愛小鳥嘆番「一盅兩件」的好地方,那時的桌子多是卡位,旁邊放有銅製痰盂,方便客人吐痰,好像不太衞生呢。
大包整多兩籠
點心方面有馬拉糕、糯米雞,有些款式現在已較難找到,如鵪鶉蛋燒賣,現代人怕它膽固醇太高;內有雞肉、冬菇、火腿等餡料的大包,因為太飽肚,人客吃飽便無胃口吃其他點心,令茶樓收入減少,所以也漸漸沒有人做。
茶壺開蓋防雀仔
我們習慣打開壺蓋示意添水,原來很久以前,有位茶客將一隻小鳥放入壺內,要求侍應添水,沸水傾下小鳥一命嗚呼,茶客乘機要求茶樓賠償。為了防止同類事件發生,自此客人要先打開壺蓋,侍應才會添水。
三隻手指說謝謝
長輩上茶樓時愛用手指敲桌面?原來這個文化由清朝開始!話說乾隆皇微服南下到茶樓飲茶,更為隨從添茶,但隨從不能當眾跪拜謝恩,皇帝就想到用三隻手指曲起,在茶杯旁敲桌面三下代替跪拜。
有錢上高樓
從前的大茶樓還分上下兩層,上層收費一般較高,所以就有「有錢上高樓」這個說法。看,戰後的茶樓收費,樓座比地廳貴五仙至一毫呢!
其他景點
香港獨家大牌檔
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大牌檔全盛時期,那時大眾愛幫襯「上餐快、價錢平、選擇多」的大牌檔,綠色鐵皮車是萬能廚房,為客人提供源源不絕美食,但隨着政府不再續牌,現在只餘不足30檔。
Lisa姐吃過的滿漢全席
有沒有聽過滿漢全席?就是清朝時為慶祝康熙66歲大壽而設下三天六宴、共300多道集滿、漢佳餚的宴會。1977年,香港的國賓酒樓受日本TBS電視台委託,以10萬港元炮製了一圍合共108道菜的滿漢全席,共花3個月才籌備完成,更將過程經人造衞星直播到日本,哄動一時。由於部份食材如猴子、黑猩猩等已成受保護動物,加上部份烹調技巧已失傳,滿漢全席難再重現了。
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須預約)
公眾參觀:逢星期六9:45am-11:15am及11:30am-1pm
地點:沙田火炭禾穗街15-29號9樓
電話:39606213
網址: http://www.taoheung.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