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月,環球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明顯增強,帶動股票市場自3月初的低位急速反彈。彭博的數據顯示,由3月3日至5月底,MSCI世界指數錄得近38%的升幅;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及巴西在內的「新興四強」(BRIC),更因為熱錢大量流入當地股市,而令該區錄得71%的驚人反彈。雖然環球經濟目前仍未復蘇,預期股票市場在短期內難免有所波動,但憑藉其良好的基本因素,新興四強的中長線投資價值已再次湧現。
次按危機所衍生的問題對環球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樓按及企業債券違約、金融市場崩潰、失業率上升等問題如骨牌效應般接踵淹至,拖慢了經濟復元的進度。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便將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調低至-1.3%,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悲觀的預測。但縱使如此,IMF仍保持對中國和印度兩大全球「經濟火車頭」的正面評價,認為兩國在今年分別可錄得6.5%及4.5%的增長。
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在近月已有回暖迹象。雖然中國今年第一季GDP增長只有6.1%,創下近年新低,但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卻錄得28.8%的強勁增長,反映中央政府在去年底推出的4萬億救市措施已初見成效;另外,在貨幣寬鬆政策配合下,中國今年首季的新增貸款達到6710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的貸款數字。我們相信,中國的經濟可能經已觸底,政府有效率的財政刺激方案將可帶動當地經濟逐步回穩。
俄國股市個位PE
至於印度,由國大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在上月底舉行的國會大選中取得大多數議席,打破了印度多年來因多黨得票相若而造成的膠着局面。雖然印度的財赤問題仍然嚴峻,但政府內閣與國會的立場得以統一,無疑讓總理辛格在未來推行經濟改革時能夠更有效率,對該國長遠的經濟發展相當有利。
「新興四強」中的巴西和俄羅斯,其經濟規模雖不及中印兩國,但豐富的天然資源蘊藏量亦讓它們在最近一輪的商品價格反彈潮中受惠。單以原油為例,其價格在5月份便上升近30%至每桶66.30美元,其他商品亦錄得顯著升幅。巴西央行為刺激經濟,至今已累計將利息調低350點子至10.25%。另外,總統盧拉上月出訪中國後亦與該國達成多項經濟協議,標誌着中巴關係更趨緊密之餘,亦反映了新興市場之間互利共生,減少依賴已發展國家的特性。
至於俄羅斯,當地貨幣在年初經歷恐慌性?售後,滙價已逐步回穩。當地股市的市盈率亦已跌至單位數字,估值非常吸引。我們相信「新興四強」在全球經濟的地位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印、巴、俄四大新興市場的基本因素良好,中長線的投資價值不容忽視。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