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經濟復蘇利好金磚四國投資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經濟復蘇利好金磚四國投資 - 潘國光

由於美聯儲局透過購買各類型資產、積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風險資產如新興股市及資源價格自3月低位後有回升趨勢。因此,聯儲局會否考慮在採取量化寬鬆,讓資產負債表再增加而造成惡性通脹之前及早回收流動性,便成為投資市場的關注因素。美國三十年期國債孳息,自去年12月中兩厘半低位觸底以來,已升至4厘半。
近日國債市場的波動增加,上周兩年期及十年期國債孳息差距擴闊至創紀錄的接近2.75%,孳息率曲線為減息以來最陡峭,反映短息下降對經濟產生再膨脹的作用,令長期通脹預期再次上升。即使多項數據反映美國經濟收縮速度開始放慢,但目前離經濟脫離收縮及通脹重臨仍言之過早。
伯南克於上周出席眾議院國會預算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預計明年美國的通脹率將比08年相對下降,不過一旦面對通脹升溫,聯儲局仍可以加息,及在狀況再轉壞的情形下出售資產,但強調這不是目前聯儲局撤出市場計劃的主體。言論暗示對於長期惡性通脹的憂慮,暫時只可待押後處理,故今年內應不至急於回收市場的流動性,而聯儲局更可能於6月底議息會上討論擴大債券購買規模,以壓抑長期利率。

資金流入新興市場

美國債價、美元滙價的跌勢,甚至於股市近兩個月發展成的升勢,仍有可能持續至年底,因環球資產價格造好,除投資氣氛改善外,美元或已現結構性轉弱才是重要因素。
在環球的低息環境影響下,歐美等成熟地區的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的較高風險資產。預期中國經濟已度過最壞時刻。5月份PMI採購經理指數顯示,製造業已連續3個月處於50盛衰分界以上,此前更連續5個月上升。
從新增貸款、固定資產投資及零售銷售於今年首季的增長幅度,可見中央鼓勵的投資項目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已見其發揮成效。即使在外圍需求減少、貿易盈餘於4月份收窄的影響下,由於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已減少,預期內地經濟呈「U形」走勢的機會較大。
全球眾多的海外資金仍以中國作為制訂投資方向的指標,除了亞洲區可受惠中國經濟增長較佳的預期而吸引資金流入外,可提供支持中國經濟發展所需求的原料及資源出口地區,如巴西及俄羅斯股市今年的表現亦遠勝美股。
早前巴西宣佈4月份與中國貿易額達32億美元,比01年激增12倍,而最大貢獻就是來自中國進口巴西鐵礦石。

政局轉穩投資印度

筆者認為,於投資情緒保持較樂觀的情況下,金磚四國投資為現階段新興市場都已累積一定升幅的情況下,可取得較佳平衡點的投資部署。此時加入印度投資,除了看好政治不穩定因素消除,對政府推進經濟改革較為有利以外,印度對出口的依賴度較低,貿易逆差近日亦有收窄迹象,較不受外圍需求疲弱的影響。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