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美前促港人積極為民主抗爭熊焱:全世界看着7.1遊行

返美前促港人積極為民主抗爭
熊焱:全世界看着7.1遊行

【本報訊】圓了踏足國土之夢,卻未償一家重聚之願。八九學運領袖熊焱成功入境參加六四20周年活動,不錯是有點振奮,但明早便離港的他,始終未能釋懷。教他遺憾的是,這麼接近家鄉湖南,始終未能踏足故土,探望雙親。熊焱呼籲市民積極參加7.1遊行,認為它是對中共政權一次有力的示威:「大大地提高香港人在全世界的尊嚴和地位,說明人民力量是不容抹煞」。
記者:蔡元貴 林俊謙

今天是農曆五月十五,月正圓,熊焱卻無心細賞。日前跟8,000香港人一起大遊行,跟20萬港人一起燃點燭光,熊焱連日來表現得鬥志昂揚,偏偏要帶着點點無奈離去。他說:「想起中國大陸的專制社會,人為造成這麼多悲劇,到底有甚意義呢?」他說的悲劇,是無數被關在故鄉之外的民運人士,10年來、20年來,都被禁回家探望父母兄弟。

離港前再次感謝港人

「父母親聽到我在香港撥過去的電話,都哭了。17年了,我離家前,她還在當醫生,替人治病,現在連自己照顧自己都很困難。」這幾天,熊焱有空便打電話給湖南的家人,他說父母比較「幸運」,不像天安門母親丁子霖,六四前夕被軟禁:「我的父母在鄉間,不會對北京政府帶來國際影響,當局沒有待他們怎樣。」
熊焱有個兄長,在家鄉當老師,六四後一直沒有多大升遷機會,但從沒怪責弟弟。

有信心能再入境香港

熊焱說:「哥哥說真的沒想到我來了香港,他突破了互聯網封鎖,從網上知道我的情況。他本想來香港探望我,但他兒子要考高考,母親的身體也太過虛弱了,都沒法過來。」
明早離港返美,現職美國軍隊牧師的他,不忘再次感謝香港人對中國民運的支持,並鼓勵香港人為民主普選打拼:「能去的都應該去,那天(7月1日)每個人只要放下一點點的工作,拿出一點點的心情,那就行了」。熊焱認為,7.1遊行是對中共政權一次有力的示威:「(那天)全世界都在關注、全世界人都看在眼裏,(7.1遊行)大大地提高香港人在全世界的尊嚴和地位,說明人民力量是不容抹煞。」
熊焱與支聯會常委昨早前往香港大學,一起修補國殤之柱。他說,主觀願望是很想再來香港,但要視乎未來情況。問到是否擔心下次來港時被拒入境,熊焱就稱相信今次成功入境不是偶然,他對下次成功入境亦很有信心:「我在這裏一星期未有做壞事,未有做危害社會的事,應該是沒有問題。」
此外,趙紫陽前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昨日透過香港電台《香港家書》,講述中國人如何拒絕遺忘六四。他指中國政府時時把守天安門廣場,每秒鐘都在過濾互聯網;他們每時每刻都在有計劃,有目的地影響傳媒,促成全民性的遺忘。

高志活長子LasseMarkus(左)和弟弟KasperMarkus,昨攜同父親兩件新雕塑到港大視察破損的國殤之柱。

鮑樸指總會還原真相

可是,鮑樸說,香港六四燭光集會證明,香港人民對真理的追求,對公正的渴望從來沒有泯滅過:「我還認為,使用各種方法強迫遺忘,掩蓋真相的手法,有一天終究會失敗的;撕開遮掩的黑幕,還原歷史的真實是不可避免的。總有一天,總有一件事,會再次引發香港的年輕人對歷史的追思,到了那個時候,真理與公正的意義,就會在他們的生活中凸顯出來:原來真理與公正從沒有一天離開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