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秋後算賬 說出千萬人心聲內地人來港爭平反六四

無懼秋後算賬 說出千萬人心聲
內地人來港爭平反六四

【本報訊】20年來,內地同胞都不可在自己的土壤上,悼念20年前在天安門廣場為了民主被鎮壓而犧牲的同胞;近日不少內地民眾專程來港,要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悼念他們。「中國政府肯定做錯了,殺人嘛。」從事互聯網生意的內地人李先生,不怕被中國政府秋後算賬,在燭光集會講出了千萬中國人心聲:「平反六四」!
記者:馮永堅、羅偉光

破紀錄的20萬人湧往維園參加平反六四燭光集會,當中大部份是多年來爭取平反六四的港人,但燭光中也照出了不少內地人面孔。趁六四20周年,李先生特別從北京來港參加集會,支持平反六四,他說,六四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而且肯定是一件錯事,「因為政府用槍對付人民」。

燭光集會中一班年輕人上台帶領集會人士,高呼要求平反六四。黃建通攝

昨晚的維園,萬千燭光閃動,群情激昂。

返京在即有點遺憾

記者問他怕不怕秋後算賬,今日飛返北京的他顯得憂心忡忡,但強調如果不來參加集會,平反六四日子就可能遙遙無期。對於20年後仍有20萬人堅持信念,李先生說非常感動,但帶點遺憾,「內地人沒有香港人那份堅持」。
一場血腥屠城粉碎了不少人民對國家的信任,白髮蒼蒼、來自上海的老伯伯是其中一人。不願透露名字的伯伯,昨跟友人在維園高舉燭光,坐在膠椅上向記者訴說前半生在共產政權下的生活。
「那時(黨總書記)趙紫陽出現在天安門廣場,老百姓都非常感動,只是想不到(總理)李鵬會用這種方法對待學生。」
伯伯今年74歲,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八九民運發生時他跟家人朋友都有上街,「八九的時候,幾乎百分之百人都是反對共產黨的,遊行我有參加,因為實在太不像話了。」
伯伯說,政府血腥鎮壓民主運動太殘忍,一直以來大陸記者寫東西都是不自願。民運期間,輿論開放了幾天,記者也遊行,反應很激烈,「他們終於把自己的話都說出來了。」2003年,伯伯舉家移民香港,每年的六四集會,只要有時間就來。20年了,他覺得內地民主都沒有大發展,最大心願是中國走向民主。「在內地我們不能講,(六四)我們都知道,年輕人都知道,都不講,那些線人都很壞很壞,你說甚麼他就報回去,要說話很不容易。」

70年代來港的李氏夫婦表示,內地應盡快平反六四,發展民主政制。

當年內地女記者落淚

大部份參加集會的內地人都不想被人知道身份,像李先生般勇敢面對鏡頭的少之又少。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年約40歲的女子向記者說,89年時是內地一份報章記者,當時在北京採訪民運,親身見證爭取民主的學生和工人如何被殺。「早幾天前特別來港,就是為了出席悼念六四的20周年活動。」她拿着蠟燭,一邊飲泣落淚地說。
很多人進不了維園,只能站在維園外悼念六四死難者,爭取平反六四,當中包括剛在百貨公司掃貨的內地人默默支持。他們向記者說,知道有不少朋友及內地民眾近日從不同地方來港,與港人一起悼念。在爭取平反六四的路途上,內地人與香港人心連心。

有不少市民專程一家大細趕往維園,為六四亡魂獻上鮮花。成啟聰攝

無懼受傷「明年會再去」

【本報訊】多名參加維園燭光集會的市民,分別因為跌倒受傷及感到不適,需由救護員送院;其中一名70多歲的陳伯,在維園噴水池旁仆倒左腳受傷,救護員將他送院。他在醫院門外見到記者,大聲說:「冇乜事,好小事啫,我明年會再去(維園)。」
另一名腳部受傷的林先生向記者稱,當時人太多,他經過噴水池時,沒有留意路上有個小坑,結果一腳踩空仆倒在地上受傷。
昨日集會進行時,亦有多名市民感到頭暈不適,稍後亦被救護員送院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