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期》裏的柯德莉夏萍已成絕響,其實,連男主角格力哥利柏,亦成絕配。
都說今日的佐治古尼,是格力哥利柏第二。怎能相比呢?佐治古尼雖然正氣,望之仍有一股細細的奶油腔,這種男人,最令女人在關鍵時不設防。佐治古尼最多是加利格蘭再世。
格力哥利柏是美國冷戰時期的品牌。正氣之外,並不古肅,健康之餘,又絕無婆婆媽媽的說教味。格力哥利柏是西方男性很純粹的精品,水至清竟有魚──不暴力,不色情,毫無陰暗面,他的正氣有一個主題,雖然是幻象,但由他來代表冷戰時代自由世界的大哥,不止女人,全人類都覺得安全。
格力哥力柏走紅的時代,同期還有艾森豪、麥克阿瑟。今天,只剩一個年華老去不甚見佳境的湯漢斯,配一個奧巴馬的時代。美國的衰落,銀幕上下,虛實相證,沒得賴的。
可不要幸災樂禍。他衰落了,這一邊也沒有崛起,中國電影有何力拔山河的男角?葛優?成龍?還是黃曉明?至於金城武,還是半個日本人呢,而那異色的一半,卻也不是三船敏郎。
看舊電影,越來越要有憑弔的心情。那時的格力哥利柏,與風流而狡獪的加利格蘭有分別。加利格蘭又與風流加流氓的奇勒基寶,又是兩番風景。那時的女觀眾很幸福:郭靖、楊過、令狐沖,像一張長長的酒牌,脫下手套,水葱般的手指自上而下典雅地一掃,定在一行上:就要這一隻白蘇薇濃吧,一九五二年的佳釀。作品端上來,倒一點進玻璃杯,沾唇漱舌,試試一口清甘,直侵最細膩的味蕾,點點頭:這個牌子,也蠻不錯。
今天沒有偶像了。桌面上的是同一樣貨色。湯漢斯、布魯斯韋利,還有自戀過度叫人吃不消的湯告魯斯──連譯名也日漸相似。格力哥利柏是那種正派得永不讓人沉悶的男人,為何當年橘越淮而枳,中國電影一模仿,就變成演文天祥的劉瓊?此所以《羅馬假期》的黃金歲月,已成往事,人不在了,重臨故地,在鬥獸場外,昨天的凱撒,今日的富豪總理貝斯剛尼,不再是夕陽流金的一般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