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生濫藥問題日趨嚴重,天水圍伯裘書院三名中二男生昨晨疑在天逸邨「夾錢」索K(即氯胺酮)後神志不清,由保安員發現報警,其中一人稍後蘇醒,另兩人則陷於昏迷,送院時需戴氧氣罩協助呼吸。他們事後承認服食列作危險藥物的K仔,警方將三人拘捕,並追查毒品來源。
兩人曾向校方承諾戒毒
三名學生14至15歲,就讀天水圍天華路伯裘書院中二級,其中兩人是同班同學。該校校長譚萬鈞表示知道有學生在校外濫藥,但未發現學生在校園販毒及吸毒,今個學期以來校方發現7名學生有濫藥習慣,包括昨日出事其中兩名學生,他們於4月初主動向校方求助時承諾戒毒,近月服藥量已減少;至於另一男生則是新揭發個案,他於去年9月才轉校。
伯裘書院昨午舉行中五及中七級畢業禮,早上不用上課。消息稱,三名學生中,其中一人為首次濫藥,三人昨晨合資100元,經同學購買K仔。至昨晨11時半,天逸邨保安員於逸池樓對開公園,發現三名身穿校服男生神志不清倒卧長凳上,街坊形容三人「面色蒼白,拍又冇反應」,於是報警。救護員到場替三人檢查,懷疑他們曾服食精神科毒品,其中一人經救治後蘇醒,另兩人仍陷昏迷,需戴氧氣罩協助呼吸,急送醫院救治。
校長:全校有七人吸毒
警方懷疑三人集體索K後藥力發作感到不適,倒卧長凳上休息。警員事後在現場及三名男生身上都未發現毒品,稍後他們向警員承認曾集體索K。警方引用《危險藥物條例》,指三人管有或吸食危險藥物,將他們拘捕。根據該法例,循公訴程序定罪最高可罰款100萬元及入獄7年,警方將安排三人檢驗。消息稱,被捕三男生現時情況穩定仍需留醫,院方正留意三人健康狀況,警方稍後會晤他們追查毒品來源。
伯裘書院校長譚萬鈞事後會見傳媒,他指暫時不會要求三名涉案學生退學,但他承諾會提供輔導協助戒毒,他強調全校共有1,079名學生,當中只有7人有濫藥習慣,暗示情況不算嚴重,而這7名濫藥學生平均每星期服藥一至兩次,全部個案已交社工跟進。對於有同校同學涉嫌濫藥被捕,一名與被捕者同班的男生稱感到意外,指該同學平日並無異樣。
近年涉校園吸毒個案
2007年份 舉報案件:18宗 涉案學生:37人
2008年份 舉報案件:15宗 涉案學生:24人
2009年份(首季) 舉報案件:10宗 涉案學生:17人
資料來源:警務處
特稿
天水圍5%學生曾濫藥
再有學生集體索K,敲響青少年濫藥警鐘。資料顯示去年至今年首季,警方共接獲25宗校園吸毒個案,拘捕41名學生,而去年向禁毒處呈報的21歲以下吸毒青少年中,元朗區錄得全港最多的399人。
有天水圍區社工稱,該區30萬人口中有逾9萬青少年,一般人將天水圍分為南、北兩區,北區主要為公屋,社區康樂設施不足,而昨日被捕三名學生就讀的中學正位於天水圍北區。他指該區逾9成青少年有家庭問題、如單親或父母長時間工作無時間教導等,而毒品引誘則來自朋輩,青少年不易拒絕。
元朗區議員周永勤指,學生濫藥事件無論發生於校園內外同樣令人關注,他指區內青少年濫用最多的藥品依次是K仔、咳藥水及可卡因,年前一項研究指天水圍區每20名學生有1人有濫藥經驗。
年底諮詢強制驗毒
對於涉案學校的校長指1,000名學生中只有7人濫藥,似暗示情況不嚴重,香港教育政策研究社主席張民炳批評對方有淡化事件之嫌。他指青少年濫藥問題嚴重,學生更趨年輕化,青少年易受朋輩影響服食毒品,若校方亦抱此態度可能令學生誤以為吸毒不是大問題。
禁毒專員黃碧兒則表示,會加強對學校的支援,為老師及駐校社工提供培訓,禁毒署年底會就強制學生驗毒進行公眾諮詢,令執法人員在合理懷疑下強制有關人士檢驗是否吸毒。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