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死的火苗,一年一度在維園照亮人心;哀傷的安魂曲,每年六四在燭光映襯下奏起。是雨是晴,六四維園燭光集會,總有數萬人赴約。一期一會,這20年間,香港人學會珍惜舉起燭光的權利,無論雨怎麼打,維園總會為中國綻開一朵自由花。
六四燭光集會的主辦單位是支聯會,九七回歸前夕,該會主席司徒華起了一個誓:「當時我話,如果唔畀舉行六四燭光集會,我會公民抗命,集會照樣舉行,就算得我一個人揸住支蠟燭坐喺度,都要去。」華叔說,維園六四夜的燭光,是一國兩制的象徵,因此97那年燭光集會的主題定為「平反六四,跨越九七」。97年6月4日,參加集會的人數特別多,不少香港人當時擔心,這是最後一次的公開的六四悼念活動了。
結果,回歸後的11個六四燭光集會都順利舉行,而且出席人數一直沒有少過四萬。「一個運動,去到第十幾年都仲有咁多人出席,已經好難得。證明香港人並冇忘記自己嘅身份。」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還說:「一般來講,香港同中共關係緊張啲,就會多啲人出來悼念六四,例如04年(82,000人)。」集會出席人數視乎政治大環境,「中央政府嘅宣傳手法,我唔可以話唔成功,例如神七太空人訪港、主辦京奧,都營造到國家崛起嘅氣氛。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嘅時候,贊成平反六四嘅聲音的確會少咗。」
近年內地參加者增多
支聯會曾經收到一些意見,指集會的編排有點形式化。李卓人說,這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我哋試過加入新環節,例如由年輕人主演話劇,但反應麻麻。另外又有啲人建議唱多啲歌,我哋傾咗好多年,結論都係唔好搞咁多嘢。」
李卓人察覺,近年越來越多內地自由行旅客參加燭光集會,特別是05年以哀悼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為主題的一年,在六四研討會後,不少內地人上前跟支聯會常委交流。
維園六四燭光集會不僅是中國土地上唯一能公開悼念六四的活動,更是全世界華人地區最壯大的六四悼念活動。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王軍濤說:「香港人民悼念六四燭光集會的最大意義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國人20年中沒有忘記那場屠殺,中國人在溫飽小康之後,仍然關心正義、要求尊嚴和權利。」
支聯會已向政府申請把六四集會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按規定,世遺須由政府向聯合國提名,即須中央政府同意。李卓人說申請有點「玩嘢」,但他認真的說:「撇除玩嘢角度,維園每年6月4日晚上嘅燭光集會,無論風雨,年年有幾萬人參加,個個高舉燭光,鋪滿維園足球場,事實上真係一種世界少有嘅文化遺產。」
歷年六四燭光集會人數
‧2008年 大會數字:48,000
‧2007年 大會數字:55,000
‧2006年 大會數字:44,000
‧2005年 大會數字:45,000
‧2004年 大會數字:82,000
‧2003年 大會數字:50,000
‧2002年 大會數字:45,000
‧2001年 大會數字:48,000
‧2000年 大會數字:45,000
‧1999年 大會數字:70,000
‧1998年 大會數字:40,000
‧1997年 大會數字:55,000
‧1996年 大會數字:45,000
‧1995年 大會數字:35,000
‧1994年 大會數字:40,000
‧1993年 大會數字:40,000
‧1992年 大會數字:80,000
‧1991年 大會數字:100,000
‧1990年 大會數字:150,000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